第一大类是按蚊
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
第二大类是库蚊
库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无斑,体色是棕黄色,身体在停留的时候,往往与停留面保持平衡状态,平行状态,它的活动也大多在夜间;
第三大类是伊蚊
伊蚊成虫的特征是翅没有斑,身体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因为喜欢白天活动,因此我们经常在室内,在阴凉的地方,白天经常有这类蚊子来袭扰,可能大家都会有印象,它的身体是黑色的,有白色的斑纹。 全球传播病毒和疟疾的各种蚊子:美国库蚊、埃及伊蚊、非洲疟蚊、热带家蚊、三带喙库蚊、白线斑蚊。
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晋安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 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 、罗源县交界处的“ 金三角 ”地带。具体产地在晋安区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连江县小沧畲族乡、蓼沿乡等地。
福建莆田捡蜡石。莆田蜡石,主要产于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该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莆田蜡石,质地坚硬,细腻油滑,晶莹透亮,温润似玉。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白、黑等,也有多色相间。造型多样,形象秀美,体量大小不一。其品种以有黄色光泽的黄蜡石为多,质地以晶蜡和细蜡为主,冻蜡和胶蜡较稀少。莆田市境内溪涧河流众多,沟壑纵横,多数的溪流河床石滩上,均有蜡石分布。
明溪捡蓝宝石。明溪县是我国四大蓝宝石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锆石的故乡”,这里宝石资源丰富,多种宝石共生,与蓝宝石、锆石共生的有石榴石、辉晶宝石等。明溪宝石系1965年原福建省地质局304地质队在明溪开展金刚石原生矿普查时首次发现。1979年起省地质二队再度进行较细勘查,探明是一个大型蓝宝石砂矿区,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经分析查证为距今15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瑰宝。明溪蓝宝石产地在三明市明溪县海拔800米的小山村翠竹洋村。
漳州捡九龙壁。九龙璧石出自福建漳州九龙江两岸,是我国四大著名玉石之一,早于宋代就曾为皇宫贡石。九龙璧石石质致密坚硬,耐磨耐腐蚀,更有奇特的造型,纹理色彩变化莫测。九龙璧石曾经各级专业机构检测,绝无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尽可放心玩赏。九龙璧石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奇石品种、漳州市的“市石”。如今,九龙璧奇石已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并将跻身世界“石林”,成为石玩中的珍品。
螃蟹是分很多种,在厦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青蟹、冬蟹、蓝花蟹、红花蟹、三眼蟹和石蟹。虽然同样是螃蟹,但在闽南语中分为两派,菜蟹和膏蟹这一类的锯缘青蟹称之为“蟳”,而其他的梭子蟹则称为“蠘”[jié],做法也有所不同。 青蟹,也就是闽南地区所说的鲟,市场上大致分肉鲟(也叫菜鲟)和红鲟。没有交配过的雄蟹或交配过的母蟹都称为“菜蟹”(主要吃肉),当母的卵巢发育成熟后颜色转变为橘红色,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蟳”,也称为“膏蟹”(主要吃膏),公的长大交配后就成了大公鲟(主要吃肉),每年的农历三至七月以及九至十月就是生产红蟳的时候。
福建的茶树品种有: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如:福安六号系列、八仙茶~。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如:福鼎大毫、福安大白~。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如:政和大白~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丹桂~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如:毛蟹、梅占~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如:黄金桂~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如:铁观音~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
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
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
福建茶叶种类大体可分类为: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花茶。最为出名的有: 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福州茉莉、闽北水仙、白毫银针、政和功夫、正山小种、黄金桂、白牡丹、贡眉等等。
螃蟹是分很多种,在厦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青蟹、冬蟹、蓝花蟹、红花蟹、三眼蟹和石蟹。虽然同样是螃蟹,但在闽南语中分为两派,菜蟹和膏蟹这一类的锯缘青蟹称之为“蟳”,而其他的梭子蟹则称为“蠘”[jié],做法也有所不同。 青蟹,也就是闽南地区所说的鲟,市场上大致分肉鲟(也叫菜鲟)和红鲟。没有交配过的雄蟹或交配过的母蟹都称为“菜蟹”(主要吃肉),当母的卵巢发育成熟后颜色转变为橘红色,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蟳”,也称为“膏蟹”(主要吃膏),公的长大交配后就成了大公鲟(主要吃肉),每年的农历三至七月以及九至十月就是生产红蟳的时候。
福建常见的蝴蝶种类有:
1、双带弄蝶。昆虫种名:双带弄蝶(白纹弄蝶) Lobocla bifasciata Bremer et Grey
所属类别:鳞翅目 弄蝶科
简要介绍:翅面黑褐色,缘毛灰色。前翅顶角有3个小白斑,从前缘的中部至后角有5个白斑斜列排成。
虫体大小:翅展0--9mm
分布区域:河北、陕西、甘肃、浙江、云南、福建、台湾、北京等。
2、直纹稻弄蝶
昆虫种名:直纹稻弄蝶(稻弄蝶,单带弄蝶) Parara guttata(Bremer & Grey,[1852])
所属类别:鳞翅目 弄蝶科
简要介绍:翅面黑色,前翅一般有7--8半透明斑排列成半圆形;后翅中域有个白斑连成斜列。晴天时在花丛中易采到,数量较多。
虫体大小:翅展0mm
分布区域:包括台湾在内的我国广大地区。
分布区域:福建
福建地区的野生菌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牛肝菌、茶树菇、松茸、香菇、金针菇、银耳菌、鸡腿菇、竹荪等。这些野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药用领域。福建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野生菌生长,因此这里的野生菌资源十分丰富。
【闽东山羊】特征、分布品种简介,闽东山羊是福建省宁德市特有的畜禽类物种,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闽东山羊具有适应性强、体质结实、肉质好等特点,但一度陷入被混杂、甚至物种消亡的危险边缘。经宁德市农科所等部门农业科技专家追本溯源,并开展一系列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研究工作,确定为中国新发现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成为福建省继福清山羊、德化戴云山羊之后经国家认定的“第三只羊”。
中文学名 闽东山羊
界 动物界
分布区域 福建省宁德市
称 号 “第三只羊”
闽东山羊产区分布
闽东山羊分布于福建省宁德市的福安、霞浦、柘荣、屏南、古田、蕉城等九个县市,与宁德市相邻的浙江苍南县、福建的南平地区及福州地区有少量分布。据1999年12月第一版《霞浦县志》记载,闽东山羊在宁德地区的饲养史可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因产地地理隔离,形成了羊群“只出不进”的流通模式,经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体型较大、独具特色的闽东山羊。
闽东山羊产地环境
宁德市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区内山岭起伏,地表深切,高差悬殊,地势陡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夹有滨海堆积平原,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岛棋布。地理位置在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0′之间。年平均气温18.8℃,山区年平均气温15.0℃;大多数县市年平均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境内淡水资源丰富,土壤属沙质土。
宁德市陆域总土地面积13379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小麦;主要饲料作物是甘薯、大麦、黑麦草、甘蓝等。低海拔水田种水稻一年两熟,冬季可种植大麦、黑麦草、甘蓝、紫云英、油菜等;旱地在甘薯收成后可种植其它饲料作物。农副产品及饲料作物都是闽东山羊的优质饲料。
闽东山羊外貌特征
闽东山羊头略呈三角形,耳平直,弓形角,成年羊髯较长;体表被毛较短,有光泽,尾短而上翘;成年公羊和部分成年母羊前躯下部至腕关节以上及后躯下部至跗关节以上部位有长毛。大多数公母羊两角根部至嘴唇有两条完整的白色毛带。公母羊被毛呈浅白黄色,被毛单纤维上有不同颜色段。公羊颜面鼻梁有一近三角形的黑毛区,由头部沿背脊向后延伸至尾巴有一黑色条带,母羊背脊颜色较公羊的浅;公羊颈部、肋部、腹底为白色,肋部和腹底交界处和腿部的毛色为黑色。公母羊腕关节、跗关节以下前侧有黑带,其余均为白色。
闽东山羊品种性能
闽东山羊体质结实,体型呈长方形,各部结合良好;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是43.22±7.17㎏、61.67±4.56cm、68.56±4.88cm、79.67±5.92c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是36.62±5.41㎏、56.82±3.67cm、69.79±4.82cm、78.62±5.10cm,周岁公母羊平均屠宰率为44.62±4.28%。闽东山羊公羊9至12月龄可开始配种利用,母羊6至8月龄可开始配种繁殖,母羊平均妊娠期为149.6±3.40天,经产母羊产羔率为202.60%。
闽东山羊养殖情况
据2008年9月统计,主产区总存栏量6.6万只,其中能繁母羊2.7万只。
闽东山羊养殖技术
农村个人饲养闽东山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劳力、草山范围、饲草饲料数量、资金的投入等确定合理的起步数量,一般起步以能繁母羊20~30只为宜。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不要贪图规模,要在饲养中不断摸索总结养殖经验,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要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选择品种纯正、体型大、生长健壮、繁殖率高、健康无疾病、适应性强的个体做为种羊,最好从自养群体中选留种山羊,扩大种山羊数量,这样,羊群的适应性、合群性、抵抗力等就有较好的提高。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注意不要随意从外地或其他羊群购买闽东山羊补充。
可根据不同的天然草场情况,确定适宜的放牧地点和方式。天然草场可分为林间草地、草丛草地、灌木丛草地和零星草地等。在放牧时应尽量选择好的草地放牧,充分利用闽东地区野生牧草和灌木丛资源丰富的特点,做好闽东山羊的放牧育肥工作。
采取放牧加补饲技术既能充分利用茂盛的牧草,又能利用各种农副产品,特别是在育肥后期适当补喂些混合饲料,可以增加育肥效果。补饲的饲喂量一般每天每只补充混合饲料0.25~0.5kg,出栏前补饲育肥3个月,可以有效地提高屠宰前体重和产肉量。补饲参考配方:玉米40%、麸皮30%、菜籽饼10%、草粉18%、钙粉1%、食盐1%。
羊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羊舍消毒前应先清扫,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用化学消毒药进行喷洒。消毒药可用10%的漂白粉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等,如果是密闭的羊舍,也可用30mL/m3的甲醛进行熏蒸24h,然后通风24h。一般情况下,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