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技击是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兵种,特点就是个人战斗力强悍,是齐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虽然技击不如魏武卒和秦之锐士,但是能和二者进行比较,就说明技击本身也是很强悍的兵种。技击作为精锐,都是由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的士兵组成的,强调的就是个人的勇武,和魏武卒的团结作战完全不同。
齐国:论发端的姜齐,并非周室的王族诸侯。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诸侯,尚没有自立国德的僭越行为,所以姜齐仍然以天子德性为德性,旗帜服饰皆为红色。即或称霸天下的齐桓公,也是尊王的,自然也是红色。
但到了田齐时代,战国争雄,齐国既不能没有自己的天赋德性,又不能从传承的意义上接受火德,于是齐国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旗帜服饰变成了紫色。
文化代表特质: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
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基本上都是作为大国的姿态出现。春秋早期,齐桓公九匡诸侯,成为一代霸主,之后的齐国一直是春秋舞台最有实力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齐国不仅挑落了魏国的霸主地位,还和秦国长期对峙。春秋末期的季札曾对齐乐评价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齐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长期强盛的东方大国呢?
首先,齐国占据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齐国位于山东半岛,为四塞之国,国际环境比较优越。南部是文质彬彬的鲁国和宋国,西部是卫国,北部是燕国,这些国家的面积总体都比较小,对齐国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齐国之外,西边的秦国受到西戎的威胁,楚国面临东南地区吴越的威胁,中原的“三晋”更是四战之地,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而齐国的东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享受着“鱼盐之利”,十分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齐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诸侯国,早在姜太公建国时,就秉承了“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的经济理念,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书对齐国的商业繁荣程度描写道“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齐国的土地十分适合桑麻的种植,这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描述道“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姜太公到齐国后,“劝女工,极技巧”,齐国手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手工业著作,这本书就详细记载了齐国的手工业技术和制度。
春秋早期,管仲在齐国实行经济改革,“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春秋时期,煮盐技术成熟,齐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盐产地。史料记载齐国“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十月始征,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齐国的盐在各国十分畅销,“粜之梁赵宋魏濮阳,彼尽馈食之也。”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商业已经到达了顶峰。战国时代的临淄人口达到了20万,这里“,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齐国的海外贸易也比较发达。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和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就有了贸易往来。《管子》中提到齐国从朝鲜半岛进口“文皮、毤服”。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提出了“大九州”的世界概念,说明齐国人对海外的认识较多。秦朝时期,秦始皇派遣到海外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人士多为齐国人。汉代的司马相如提到齐国“齐东陼巨海,……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也证实了齐国的海外联系较为密切。
齐国重视工商业的经济战略和秦晋“重农抑商”的战略形成鲜明的对比。秦国和魏国和虽然依靠重农抑商提高了国家机器的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军队战斗力,然而却导致了农民的贫困。齐国则是“国强民富”。
在大国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经济是一国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工商业的发展为齐国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财富,这些财富除了转化为了国民财富,还有大量流入了国库。齐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造了列国东方最强大的军队,成为了合众国的领袖。齐国的君主还建立起稷下学宫,邀请天下名士到稷下讲学,齐国成为了战国文化的中心。
不过可惜的是齐国的强盛并未持续下去。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了另外一个商业强国——宋国,引起了关东各国的恐惧,于是五国联合攻齐,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实现了统一。而秦国建立的是一种在政治上高压,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文化上专断的王朝,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并不能长久治安。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汉朝初期的统治者不得不吸取教训,采取齐国的黄老思想治国,休养生息,才使得经济恢复。“文景之治”时,汉朝的工商业发展到达了顶峰,这和齐国流传下来的治国理念不无关系。如今时空变换,齐国的治国理念依然对现在还有启发作用。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吕氏,侯爵。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吕尚(齐太公)的封国。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后迁至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春秋末年,军权逐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
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221年为秦所灭
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齐国的鼎是齐国青铜器的一种。鼎在春秋时期齐国铜鼎多为扁圆腹,具有三支较高的蹄足,带平盖,呈竖折状的二腹耳高于盖面。有的鼎作长方立耳,形似南方的越式鼎。有的鼎足虽作蹄状,但粗拙短矮,很有很有特点。
齐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七大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根据史书的记载,齐国起源于商代末期的一个叫做齐桓公的人,他是商朝的世族,曾经担任过商朝最高人民法官之职,也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商纣王的忠臣。周武王在商朝灭亡后,封赏齐桓公为齐国的国君,建立了齐国。
在齐国建立之初,其领地并不算太大,但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吞并周边国家,逐渐发展成为霸权国家。齐国最为鼎盛的时期是在战国时期,其国君孟尝君曾经主持过多次改革和整顿,使齐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强国之一。
齐国的文化也是十分繁荣的。齐文化强调“大国风范”,具有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于鲁、齐地区,如《齐民要术》、《左传》、《孟子》等,同时齐国也是中国戏曲文化和雕塑艺术发展的初期所在地。
总的来说,齐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齐文化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田齐
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菏泽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一说今山东聊城阳谷东北),华夏族,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为魏惠王将军,恐其贤于己,诳其入魏,处以刖刑而黥之,使其不得用于世。孙膑求救于齐国使节,被秘密送到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七问兵法;齐威王亦九问兵法,任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管仲
即齐太公,妫姓,田氏,名和.本为春秋末齐国正卿,田庄子(田白)之子.田氏自田常时,任国相,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还,收揽人心,同时相继攻杀其他旧贵族及齐简公,齐国政权基本上归田氏所有.田常卒,其子襄子为相,且使其兄弟
晏婴(约公元前585年~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公元前556年,父晏弱(谥号桓子)死后,他继任齐国正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时
齐国大夫的官职高于郎中两品级.秦诸侯国中, 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有正三品,如金紫光禄大夫.有从三品,如御史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郎中为从五品上,如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
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成为诸侯. 田氏代齐是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绝祀,姜氏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常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晏子名婴字平仲,莱之夷维(今山东潍坊市高密)人,春秋齐国名相.据专家考证,他活到95岁(前595-500年).在2500多年前,医疗条件极差,战乱不断,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时代,一个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三家分晋后,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省大部。
其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传至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为田氏取代,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于前221年为秦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