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前检查发现六大类隐患
隐患共有六大类。首先,长江河岸洗滩威胁依然存在。其次,是部分河道堤防防洪能力偏低。通济河全线堤防单薄,没有防汛道路。尤其是三叉河口段约900米,堤顶宽仅2米左右,容易出现险情;而且一旦出现险情,抢险人员、物资均难以快速到达现场。胜利河堤防设计标准不高、堤身不规则、老涵闸较多、2座农桥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在靠近香草河的南岸约有300米,堤防高度不够、堤身单薄。简渎河部分已进行加固,但仍有600多米存在问题。上新河由于工期原因,汛前只能完成部分建筑物的改造,堤身单薄、高度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部分水库安全隐患未根本消除。舟山水库、管山水库坝脚处仍存在渗漏现象,渗漏总长度70米。贺家水库的背水坡坝脚也有集中渗漏,长度65米。大吴塘水库由于未能达到设计标准,无法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蓄功能。四是城市排涝能力依然存在隐患。城市防洪排涝应急管理机制、预防预警系统等尚不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还不健全,设计标准偏低,管网内淤塞、断头现象仍然严重;城市周边与内部排涝河道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与城市规划防洪标准50年一遇差距较大。部分集镇排水系统遭到人为破坏,水系不畅;尤其是沿江集镇地势较低,遇强降雨极易造成内涝。五是通江穿堤建筑物老化现象严重,亟待更新改造。此外,还有66处涵闸、20座泵站存在病险隐患,影响正常运行。
市防指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6月份的大暴雨后,全市各地根据汛期暴露出的各类隐患,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时组织水毁工程修复。面对即将到来的主汛期,我市将强化险工隐患处理,并落实度汛措施和抢险预案。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和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小水库(包括塘坝)要严格按照汛限水位控制运行,特别是病险塘坝要及时降低水位,确保水库、塘坝度汛安全。
1.检查发电机组各控制盘 (台 )、保护屏、自动屏等各表计是否正常完好 ,各继电器是否定期校验过。
2.检查机组各保护、信号装置是否可靠投入运行;在检修期是否做了全面的模拟试验 ,有无保护拒动现象。
3.检查变压器油位是否正常 ,有无渗漏、喷油痕迹 ,油温是否正常 ,变压器外壳接地是否完好 ,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变压器各保护装置是否均投入运行;变压器运行时声音是否异常。
4.检查隔离开关各刀头接触是否良好 ,操作机构是否灵活 ,有无上锁等。
5.检查所有的绝缘子、套管是否清洁 ,有无裂缝、破损及放电痕迹。
6.检查各避雷器是否完好 ,是否都投入运行;检测避雷器、避雷针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并认真记录避雷器的雷击次数。
开展防汛安全大排查,按照“不漏一处、不漏一人”的要求,认真做好防御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1、在建工地的安全防范是一大重点。切实加强对房屋、市政和园林工地工人的防台应急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立即组织对在建工程、临时建筑等全面检查,严格落实在建工地防台各项措施,重点是对基坑支护、施工围墙、临时设施、塔吊和卸料平台、施工电梯、脚手架、施工用电线路等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及加固工作,台风影响期间各类房屋、市政园林和拆迁工地要按规定及时停止施工,及时组织人员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2、加强对危旧房、旧厂房、简易屋棚、地下车库、大跨度轻型结构房屋、房屋改建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拆迁房等抗风能力差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隐患排查,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做好危旧住房内人员转移工作,避免各类坍塌的发生。还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地下设施的防洪排涝工作,防止进水遭淹;加强物业管理,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3、加强风景名胜区,将加强景区内易发生地质灾害山体的安全监测和防护,加强在建工程巡查,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也将视情况及时关闭景区,做好游客的撤离工作,以确保人员安全
排忧解难,防范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以防不测,杜绝后患
排忧解难-释义排除忧虑,解除危难。
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 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语本《易经.既济卦》。
防微杜渐-释义释义 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头。指在不良的事物刚刚露出苗头时,就加以制止和杜绝,不让它发展下去。也作“杜渐防萌”、“杜渐防微”。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是预防抗洪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防汛排查的内容是为了预防洪灾发生以及减轻灾害损失。具体包括对河道、堤坝、防洪工程、泵站、水库、涵洞、排水系统、通讯设备的安全隐患、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巡查和检查,并制定具体的防汛措施,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提前组织疏散或者转移人员和物资等等。 防汛排查还需要重点关注气象方面的预测和监测数据,及时掌握洪水形势,合理调度水资源,以及进行现场救援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共同营造抗洪减灾的良好氛围。
1.应急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点和应急避灾场所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2.水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水库水电站、堤防、山塘等工程(包括已建与在建),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3.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监测预警设施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4.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县乡道路高边坡,沿江临河路基、桥涵、客渡码头、船舶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5.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危房、削坡建房、简易工棚、铁皮屋、泥砖房、建筑工地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6.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沿江临河和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学校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7.文旅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涉水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景区景点、涉水旅游项目、旅游交通运输和特种游乐设备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8.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卫生垃圾填埋场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9.工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工业园区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0.商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开发区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1.司法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开展监狱、戒毒所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2.能源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领域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3.生态移民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移民安置区和在建水库移民区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4.发改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物资储备情况检查。
15.人防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人防工程(含结合地面建筑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6.气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设备和人工影响天气设施设备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7.水文水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水文监测预报设施设备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8.无线电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无线电通讯设备、台站基站等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9.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城市区域内涝黑点、本行业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20.铁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所辖铁路桥涵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行业内防汛检查工作。
防汛隐患是可能导致水库溃坝,城市村庄进水被淹,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薄弱环节和险工险段。防汛隐患主是:重点区域暴雨积水隐患、高空坠物伤人隐患、建筑工地度汛安全隐患、地下空间雨水倒灌隐患、险工险段渗水隐患、危棚简屋坍塌伤人隐患、水库溃坝及堤防坍塌隐患等。
隐患类别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重大隐患;第二类是紧急隐患;第三类是一般隐患。
具体事故隐患根据避免交叉原则分类事故隐患的分类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根据避免交叉的原则,考虑是个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1、隐患的含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本岗位排除安全隐患的措施:“三不伤害”“三违”和“四不放过”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核心和目的就是强化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据统计,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造成的,所以,必须杜绝“三违”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对事故的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发生事故后,企业和职工应认真分析原因,组织检查,及时整改,排除隐患,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事故责任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其他职工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切忌抱着事故发生在别人身上,与己无关的冷漠态度。
一、对排查的安全隐患,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及时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并在隐患处理单上签字。
二、事故隐患实行分级管理:一般事故隐患:即危险性不大,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小的隐患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负责及进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有较大危险性,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隐患,由跟班领导负责组织整改。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性大,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解决
三、对排查的事故隐患,以及整改措施,都应该有完整的记载。记载应载明,排查隐患的人员,项目,落实整改的责任人,措施,整改结束时间等,整改结束后,要记录清楚整改验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