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区域地质概况?

时间:2024-09-22 00:03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临夏区域地质概况?

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二、临夏历史?

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现有世界级遗址点1个、国家级7个、省级21个,一般遗址点718个,因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彩陶王”出土于临夏,被誉为“中国彩陶乡”。  

      自秦汉以来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历史上人才辈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资源禀赋独特,黄河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

      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锻制技艺、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等11项民间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砖雕文化之乡”,正在申创世界地质公园。

三、临夏美食历史?

临夏杂割,是指一般用牛羊下水烹制而成的一种以香辣为主的美味实惠的回族传统小吃。一般都是在早餐食用。杂指的即是杂碎,牛羊下水,割是一种动作,据传这种煮熟的杂碎一般是切着冲汤,其中又以血管、肚、肠等形状似丝的东西据多,食用的时候多需要割断,所以称杂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临夏,不少老百姓的一天是从一碗牛杂割开始,这种只在当地才有的小吃,已逐渐发展成这片回汉杂居地人们的特色早餐。在胡椒粉浓烈辛辣味的刺激下,临夏人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天。

在临夏,牛杂割铺的门面都不大,走进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大锅,锅里是沸腾翻滚的肉汤,香气四溢。杂割师傅手握尖刀,飞快麻利地割下堆积在案板上的各种牛下水,如焦黄如海参一样的腮肉、洁白如玉的肚梁、酷似熊掌的牛蹄筋及心肝肺等等,麻利地装到大碗中,用铜勺从大锅里舀上肉汤,浇到碗里,撒上香菜葱花,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临夏人吃牛杂割的时候,先喝汤,而汤可以不停地免费加。主食一般是杂割铺独有的大麻花,这种大麻花要学当地人泡在碗里吃,这样才能浸饱了肉汤的香味,虽然泡在汤里,却不化不散,非常筋道。

一在这寒冬腊月的清晨,撕开香脆可口的大麻花浸泡在油而不腻的杂割汤里,一口下去,鲜美的汤汁便从筋道的麻花中溢出来,暖人心脾。

四、临夏锅盔历史?

临夏锅盔的历史比较悠久,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巨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锅盔是临夏最常见的传统面点食品,表皮黄脆,里瓤柔软,久放不变质,葱油香味存放十余天而不散的特点。

五、临夏地质公园景点介绍?

丹霞石峰(佛陀讲经)

丹霞石峰(佛陀讲经)是炳灵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夏地质公园内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永靖县西南部,距永靖县城30公里。

丹霞石峰为丹霞地貌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貌景观。为距今约1.45~1.00亿年前河湖环境中形成的紫红色砂砾岩暴露地表后,经长期的风吹雨淋,沿垂直裂隙被切割成一个个下粗顶略细的浑圆石峰,状如罗汉菩萨,中间一个石峰分外高大,周边石峰相对矮小,整个景观犹如佛祖盘坐中央,众佛与僧伽围坐四周倾听佛祖讲经说法,故该景观被称为佛陀讲经。

六、临夏历史作文

 我的家乡临夏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距离兰州150公里左右,是个多民族共存的地方。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史书记载,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河州,这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临夏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游览“黄河三峡”,如身在江南水乡,这里风景秀丽、枣花飘香、千鸟嬉戏、景色怡人;游览“松鸣岩”、“莲花山”,更胜似奇峰名山;驻足“炳灵石窟”,可感悟汉藏文化之交融。

  我们临夏人聪明能干,喜欢工艺制作,仿古复制盘、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砖雕可谓临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纳入古典建筑装饰,古朴而典雅,它已经成为地方经济产业,享誉国内外。

  我们临夏人勤快,注重饮食,回族妇女擅长面食制作,节日期间自己在家里动手做“馃馃”、“麻花”、“馓子”等清真食品,香脆可口,美味无穷。

  我们临夏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理当“三炮台”“手抓羊肉”招待,我们热忱欢迎四面八方的小朋友来临夏观光旅游,把我们的家乡——临夏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临夏。

七、地质演化历史?

地质发展史:

最早的地层是奥陶纪(D)的灰岩,上面是石炭纪(C)和二叠纪(P),着三个地层单元是整合接触。之后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一个向斜(核部是二叠纪地层,两翼是奥陶纪和石炭纪地层)。之后侏罗纪砂岩角度不整合接触于之前的所有地层。白垩纪和侏罗纪整合接触。最后全区整体发生构造变动。

八、陕西地质历史?

众所周知,现在的陕西从地理上分为陕北的黄土高原、关中的渭河平原和陕南的秦岭山脉三个部分。可是,你知道地质历史上的陕西是什么样子么?事实上,3亿年前的陕西是一片汪洋大海

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3.55——2.95亿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在石炭纪晚期,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

九、临夏蝴蝶楼的历史?

1944年,为了满足四姨太的要求,马步青将临夏城西几个村庄的73户人家逼走,强行购买了此处的500多亩土地,大兴土木。

在开始修建的时候,马步青为了和四姨太在这里寻欢作乐,给这座庄园取名为永乐园;后来,不知为什么,马步青将它改名为勤安楼。1946年,这座庄园建成。马步青看到主楼的形态与蝴蝶非常相似,便给它取名为蝴蝶楼。

十、临夏地质博物馆开放时间?

一、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星期一闭馆(节假日期间除外)。

二、票价

普通成人票:每人30元(不再实行15元优惠票价);

优惠票(0元):未成年人、成年学生、教师、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军人、自然资源系统职工、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持博物馆通票人员(优惠人群也需通过网上预约方可入馆,参观时需携带相关证件)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