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循环周期?

时间:2024-09-16 15:48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地球循环周期?

周天,就是天体的周期循环运动。日:地球自转一周。月:月球绕地球一周。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十天干:每隔大约10年,地球、木星、土星、太阳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十二地支:木星12年绕太阳一周。六十花甲:土木两星每20年相会于天球的一个位置(总共有上中下3个位置),60年完成一个相会位置的循环。60年是土、木、水星与地球会合的周期,故60年为一个甲子,而每个甲子又有上中下3个元运。

二、地质循环是什么?

地质大循环又叫“物质的地质大循环”、“物质的地质淋溶过程”。指矿物质养料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地壳表面的岩石和矿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下,逐渐会破碎成碎屑土粒和溶解于水的矿物质,这些碎屑土粒和矿物质中的一部分,又会在雨水的冲刷、淋溶下,被水流最终带到湖泊和海洋,并在那里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岩石。经过漫长的岁月,由于地壳运动,海底上升为陆地,沉积岩再次遭受风化变成碎屑土并把所含矿物质养料重新释放出来。这种岩石风化--淋溶--沉积--成岩--风化的循环往复过程,就叫“地质大循环”。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主要指的是地球表层下面的坚硬壳层即岩石圈的状况。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岩石在太阳能作用下的风化过程,使固结的物质解放出来,参加到地理环境中去,参加到地质循环以至星际物质大循环中去。地质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人类每年从地壳中开采大量的矿石,从中提取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原料,还从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地热以及放射性物质中获取大量能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更大了,一些大型工程直接改变了地质环境的面貌,同时也是一些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洪涝灾害等)的引发因素,这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

三、地球地质的演变方向?

地球自生成发展至今共分为两个宙:隐生宙和显生宙

前寒武纪:隐生宙

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代、元古代)开始于大约45亿年前的地球形成时期,结束于约5亿4200万年前

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的这段时间。 尽管早在30多亿年前生物就已经出现,但其进化却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是些低等的菌藻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况不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又太多经过不同程度的变质,更使得地球的早期历史不易被了解,所以才被划入“隐生宙”。

一,冥古宙: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

二,太古代:时限约从38亿年至26亿年前,长达12亿年

①始太古代:地质时期中距今约38亿年前——距今约36亿年前

②古太古代:时间介于36~32亿年前。此时出现第一批蓝绿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

③中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

④新太古代,时间:从距今约28亿年——25亿年前,新太古代早期出现了地球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冰河期,并延续5亿年,也就是28~23亿年之间。

三,元古代(元古宙):时限自26亿年前至5.7亿年前

①古元古代:从距今约25亿年到距今16亿年期间,古元古代分成了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固结纪四纪

②中元古代:距今约1600百万年前——1000百万年前,近6亿年的时间,中元古代包括了盖层纪、延展纪和狭带纪.

③新元古代:从距今约10亿年前到5.4亿年前,跨越4.6亿年的时间,包括埃迪卡拉纪、成冰纪、拉伸纪(震旦纪:又称埃迪卡拉纪,或文德纪和新元古代,大约从8.5-5.7亿年,被命名为震旦纪,属于新元古代的晚期)

显生宙:

①古生代: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包括寒武纪(5.7亿年前至5.1亿年前)、奥陶纪(5.1亿年前至4.38亿年前)、志留纪(4.38亿年前至4.1亿年前)、泥盆纪(4.1亿年前至3.5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至2.9亿年前)、二叠纪(2.9亿年前至2.5亿年前)。其中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又合称早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②中生代: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三叠纪:2.5亿年前到2.05亿年前;侏罗纪:2.05亿年前到1.45亿年前;白垩纪:1.4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

③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

⒈古近纪(6500万年前至2300万年前):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

⒉新近纪(2300万年前至160万年前):中新世、上新世;

⒊第四纪(160万年前至今天):更新世、全新世

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四、地球最深的地质层?

地核层

地球地质一共有3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最表层是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

地幔,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

五、地质:地球上有多少矿石?

矿石通常分为原生的、次生的和表生的三类。原生矿石,是指与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矿石。如岩浆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橄榄岩中的橄榄石,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热液成矿过程中所形成的方铅矿等。次生矿石是指在岩石和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石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矿石。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方铅矿与含碳酸的水溶液反应而形成的白铅矿等。次生矿石与原生矿生在化学成分上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表生矿石是在地表和地表附近范围内,由于水、大气和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矿石。主要包括湖泊海洋中的沉积矿石,如石盐、硅藻土等,以及原生矿石在地表条件下遭受破坏而转变形成的部分次生矿石,如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床中的高岭石、多水高岭石,铁矿床中的褐铁矿、针铁矿,铅锌矿床中的铅矾等矿石。 全世界目前已发现且命名的矿石有3800多种(不包括亚种)。随着矿产的开采和研究的深入,矿石种类将会继续增加。目前人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矿石基本上都产自地球的岩石圈中。近来矿石学的研究由地壳壳扩大到地幔,推测将会发现一些地幔矿石。对陨石和月岩中矿石的研究,发现陨石、月岩中的矿石种类基本和地壳中的矿石一致。

六、地球水循环起点?

我们如果把海洋作为水循环的起点,其循环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由于太阳的照射,每年从大洋表面蒸发的水就有41万立方千米,它的三分之二又经大气降水重新落到海洋里,构成水的小循环。

其余三分之一的水被气流带入大陆上空,和陆地上植物蒸腾的水汽以及从土壤等其他水体中蒸发的水汽合在一起,在陆地上空遇冷凝结,以雨或雪的形式落到地面。每年陆地上的降水量约达10万立方千米。其中一部分被地面植物截流或通过植物及地面重新蒸发到空中;

一部分在地面低洼处汇成湖泊及河流,以河水形式重返海洋;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慢慢汇集成地下水,地下水在土壤和岩石的孔隙中缓慢流动,有的重新流到河床里变成河水,有的从地下慢慢流入海洋。落到地面的雪融化后,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形式回到海洋,而落到极地和高山上的雪所形成的大陆冰川和高山冰川也在缓慢地运动着,有的直接融化补给河流,有的直接非常缓慢地进入海洋。

总之,从海洋表面蒸发后,被气流带入陆地上空的那一部分水,最终又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重返海洋,水的这种循环叫做大循环。

七、地质循环类型及概念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为: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八、地球生态循环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又由许多“循环”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循环。对地球而言,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关键因素,没有水,地球就不可能形成今天的美丽生态系统,也就不可能有未来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水分对地球系统十分重要,是地球系统的核心,正因为水分循环对地球十分重要,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地球水分的运动规律。71%的地球表面是海洋,水在调节地球表面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很多人认为,地球的水循环就是地表跟大气的一个循环。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地球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的水循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不仅是地表和大气之间的一个循环,而且是地球内部的一个循环,有可能是重要的一部分。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地球的内部是岩浆世界,高温环境,不可能有水。要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科学家们在研究地壳板块的运动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即地球正被地表吸收,疯狂地进入地球内部构造。

一年中,海水从地壳进入,然后又从地幔进入地心,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大发现,甚至是在地心深处。《新科学》、《每日邮报》和《自然》都刊登了对地球疯狂吸收的研究探索,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对此越来越感到震惊。

事实上,地球吸水率可能比我们以前所认为的要高得多,而根据科学研究,地球吸水率达到1.5亿年之久,大量地表水资源进入地球内部。据估计,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地表水的流失相当于海平面下降了50-130米。

为研究地球吸收,科学家们在马里亚纳海沟设立了探索点,这是地球海洋最深的区域,可以更近地与地幔层相连,也可以更多地收集关于地球吸收的数据。研究还发现,从马里亚纳海沟流入海水的水量是引前预计的三倍之多。

这么多水是怎么进入地幔的呢?想知道地幔层以下可以是一个熔岩世界,到处都是数千度高温的岩浆,水在这里是怎么储存的?来自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流,先是存在于地壳的岩石中,然后随着地壳的运动,逐步下沉,最终进入地幔层。

化学反应可以使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转变成非液态的矿物质,如含水的岩石,它们可以把水牢牢地锁住,并可以储存在地幔层中。就连科学家们也认为,这些物质吸收了地球内的大量水资源,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到达地核,以特定的形式储存在那里。

当地球内部深度增大时,地球压力也会增大,尽管环境温度非常高,达到数千摄氏度,即使在地核中,温度也可能达到5500摄氏度。即使这样,因为超强压力的存在,水也能以一种特殊的形态来到这里,并且不会真正消失。

如此多的水流入地球,最后到了哪里?是否全部存在于地球内部?针对这一点,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内部也有其自身的水循环模式,这种内部的水循环很可能仍然与地表的水循环有关。

也许许多人认为水是往低处流的,但地球内部的水也有可能是从低处往高处流的,这些水通过诸如火山爆发这样的地质活动重新回到地表。地壳内的水通过诸如火山爆发这样的地质活动重新回到了地表,那么被吸收的水是否都回到了地表?回答是不会。

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从地球内部流到地表的水,其吸收量远小于地球本身。此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地球每年都会吸收大量的水进入地球内部,但是海平面并没有下降,而是在逐渐上升,这是怎么回事?

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科学家们也不能弄清楚,地球这一水循环究竟是怎么回事?从理论上讲,地球内部不断吸收地表水资源,然后天长日久,海平面就会大幅度下降,但实际上并没有。

因此,地球喝了多少水到哪里去了?为何海平没有下降而是上升?关于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科学家们也不能真正弄清楚地球的水循环到底是什么?

地心说:“地球在吸水的同时也在吐水,虽然吐的水远远不及吸的水,但是海平面并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这让科学家们十分困惑。”事实上,在地球内部有大量的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们不仅在地壳深处,而且在地幔层甚至地核层都有。

过去人们曾猜测,地球内部可能有一个更为巨大的海洋世界,尽管我们不能确认,但我们也知道地球内部确实存在我们想象不到的水量,只是它们可能会以不同形式形成。在地球内部有大量水的情况下,也使我们想到史前的洪水。

曾几何时,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波及全球的大洪水,使大多数生物灭绝,使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水的世界”。假如史前的大洪水真的发生过,我们不禁要问: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洪水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到以地表水资源量来说,是无法淹没整个地球的。

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发生洪灾,肯定会有其他地区的水加入其中。而且这些新增加的水资源很可能是从地球内部来的,也许当时,地球内部的水因为板块的剧烈运动流入地表,导致了可怕的史前洪水。

在地下水回到地球内部流入地表之后,洪水才逐渐退去,陆地也随之恢复。这说明地球内部的水资源可能比表面上的水更丰富。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尽管科学家探测到地球在一亿五千万年前就被不断地吸收,但是进入地球内部的水究竟是什么状况,是否真的存在着地下海洋,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只要人类未来的科技更加强大,有了进入地球内部后的力量,再详细了解地球内部世界,也许会有许多重大发现。

九、地球的地质年代划分表?

地球的地质年代:冥古宙、太古宙(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元古宙(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显生宙.其中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其中又分第三纪、第四纪,第三纪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又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人类现在仍处于第四纪的全新世。

十、地球上海洋循环的周期?

大洋环流没有具体的周期时间。大洋环流是指在海面风力和热盐效应等作用下,大洋海水从某海域向另一海域流动而形成首尾相接、时空变化连续、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大洋环流是存在于大洋中的海水环流。它主要受大气环流风带、海洋中热辐射和海水盐度等影响,其中又以大气环流的影响最为重要;因而,世界洋、海流的分布与世界风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风区有一股自东向西的赤道海流,而北赤道海流和南赤道海流之间则有一支自西向东的赤道逆流。在盛行西风带中,有一支基本上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它在南半球彼此沟通而成一连续的西风环流。除了在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而形成季风海流外,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大约在纬度40度以下都有一个以大洋高气压为中心的循环系统(北半球的是顺时外环流,南半球的是反时针环流)。在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大洋中有一小型的逆时针环流,而在南半球则为与西风漂流方向相反的环绕南极的南极绕极流。此外,还有海水的垂直运动和大洋深层环流。

  大洋环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风、大洋的位置、海陆分布形态、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称为科氏力)等都施加了影响,可以说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风不仅能掀起浪,还能吹送海水成流。常年稳定的风力作用,可以形成一支长盛不衰的洋流。经久不停的赤道流,就是被信风带吹刮的偏东风而形成的。稳定的西风漂流,则要归功于强有力的西风带。所以,有人把海洋表层流,称为"风海流"。但是,大洋环流形成的"环",却不能把功劳都记在风的账簿上,大陆的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占着重要的位置。当赤道流一路西行,到了大洋西边缘时,被大陆挡住了去路,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原路返回东岸,二是转弯。但是,因为"后续部队"浩浩荡荡,源源不断地跟进来,全部返回是不可能的,只好分出一小股潜入下层返回,成为赤道潜流;其余大部分只得拐弯另辟他路,继续前进。往哪里转弯呢?这时,地转偏向力帮助了它。在北半球,洋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向右转,在南半球则使它向左转。加上大陆的阻挡,水到渠成,洋流便大规模地向极地方向拐弯了。在洋流向极地方向进军途中,地转力一刻也不放松,拉偏的劲头越来越足,到纬度40度左右时,强大的西风带与地转偏向力形成合力,使洋流成为向东的西风漂流。同样的道理,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附近,必然取道流向赤道,从而完成了一个大循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