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考试各科目关于时间的考点汇总及解析,
1,10〜30s:
建筑
1)防水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机械分层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
2)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不得停转;卸料前,宜快速转搅拌20s以上后再卸料。
2,120s:
建筑
1)当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2)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掺增塑剂的砂浆,从加水开始,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10s。
3)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宜≥2min。
3,5min:
市政
1)喷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
4,10min:
市政
1)喷射混凝土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5,15min:
市政
1)泵送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就是所有可能出考试题的知识点汇总
考点1、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考点2、剂型的分类
①根据物质形态分类,即分为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等)、液体剂型 (如溶液剂、芳香水剂、注射剂等)和气体剂型(如气雾剂、部分吸入剂等);
②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考点3、化学降解途径
①水解:盐酸普鲁卡因、硫酸阿托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利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阿糖胞苷、维生素B、地西泮、碘苷;
②氧化: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维生素C、磺胺嘧啶钠、盐酸氯丙嗪、维生素A或维生素D。
考点4、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脲、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
考点5、油溶性抗氧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维生素E等。
考点6、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考点7、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8、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
考点9、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考点10、《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
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5分钟;分散片、可溶片为3分钟;舌下片、泡腾片为5分钟;薄膜衣片为30分钟;糖衣片为1小时。
考点1、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考点2、剂型的分类
①根据物质形态分类,即分为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等)、液体剂型 (如溶液剂、芳香水剂、注射剂等)和气体剂型(如气雾剂、部分吸入剂等);
②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考点3、化学降解途径
①水解:盐酸普鲁卡因、硫酸阿托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利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阿糖胞苷、维生素B、地西泮、碘苷;
②氧化: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维生素C、磺胺嘧啶钠、盐酸氯丙嗪、维生素A或维生素D。
考点4、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脲、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
考点5、油溶性抗氧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维生素E等。
考点6、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考点7、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8、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
考点9、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考点10、《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
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5分钟;分散片、可溶片为3分钟;舌下片、泡腾片为5分钟;薄膜衣片为30分钟;糖衣片为1小时。
考点1、7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考点2、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考点3、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考点4、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考点5、有毒与无毒:有毒,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
考点6、七情配伍概念: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考点7、君臣佐使概念: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的原则。
考点8、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考点9、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考点10、常用的道地药材: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华南药、西北药、藏药。
考点11、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
考点12、药材常见的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
考点13、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考点14、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
考点15、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等。
考点16、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固-液吸附用得最多,并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半化学吸附之分。
考点17、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常用有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速离心法等。
考点18、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及沸点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适于可离子化的物质的分离。
考点19、生物碱的分类:吡啶类生物碱、莨菪烷类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有机胺类生物碱。
考点20、生物碱的理化性质:性状、旋光性、溶解性。
考点21、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川乌、洋金花、天仙子、马钱子、千里光、雷公藤。
考点22、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考点23、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
考点24、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
考点25、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矿山安全对于矿工和矿山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矿山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
1. 安全培训和意识:所有矿工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矿山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并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2. 个人防护装备:矿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服和防滑鞋等。这些装备可以保护矿工免受坠落物、化学品、噪音等危害。
3. 气体检测:在存在有害气体的矿山区域,矿工应使用适当的气体检测仪器来监测空气质量,特别是监测有毒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
4. 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系统是确保矿山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矿山管理者应确保通风系统运行良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5. 事故应急预案:矿山应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紧急救援装备和培训等。所有员工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6. 设备维护:矿山管理者应确保所有设备和机械的定期检验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7. 安全巡视:定期进行安全巡视,检查矿山区域的潜在危险和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8. 合规监管:矿山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接受监管部门的巡查和审核。
这些是矿山安全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但要提醒的是,每个矿山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进入施工作业现场,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2.进入施工作业现场,请按管理方的规定佩戴好相关劳动保护用品。
3.进入施工作业现场,车辆按指定的路线行驶,按指定的位置停放。
4.进入施工作业现场,应主动避让施工作业设备,与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5.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人员不得靠近施工台阶边缘,不得在采空区边缘或采空区顶板滞留,不得在设备作业密集区域进行滞留。
6.不得靠近、滞留于高边坡坡顶、坡脚。
7.不得在排土边缘滞留。
8.不得在运输道路和交叉路口滞留、停车,按指定线路行走。
9.爆破作业时,请保持在爆破警戒范围之外。
一、 露天采场主要区段的上下平盘之间必须设人行通路或梯子,并按有关规定在梯子两端设置防护栏。
二、 在露天矿内行走的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走人行通路或梯子。
2、因工作在矿山道路行走的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前后方向来车。避让车辆时,必须到安全地点。
3、横过矿山公路时,必须止步暸望。
4、不准横过胶带输送机。
5、严禁在有塌落危险的坡顶、坡底行走或逗留。
三、 闲杂人员和车辆严禁进入生产作业区。
四、 采场内有危险的火区、老空区等地点必须充填或设置防护栏,并设置警示标志;地面、采场及排土场内临时设置变压器时必须设围栏,配电柜、箱、盘必须加锁,并设置明显的防触电标志;设备停放场、爆炸材料库、油库、加油站和物资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设置防爆防火等危险警示标志;矿山道路必须设置交通安全标志;严禁擅自移动和毁坏各种安全标志。
五、 在运输线路两侧堆放物料时,不得影响行车安全。
六、 在爆破区域、岩体变形区域、滑坡危险区域不得建永久性建(构)筑物。
七、 机械设备的供电电缆必须绝缘良好,电缆横过公路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机械设备内必须备有完好的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并按进行电气绝缘性能试验,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八、 电气设备必须安装过流、过压、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并灵敏可靠。
九、 采掘、运输、排土等机械设备作业时,严禁人员上下设备;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或通过。
十、 在大雾、烟尘等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作业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十一、 作业人员在超过2m的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或设安全网。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空作业时,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矿山生产过程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3.2矿山安全标志
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矿山安全信息的标志。
3.3矿山事故
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安全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生的危害人的身心、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3.4事故预防
为减少事故发生预先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3.5安全出口
紧急情况下便于人员逃离的通道。
3.6安全台阶
露天台阶开采时.为保持边坡稳定和阻拦落石在上、下工作平台之间增设的窄台阶。
3.7护栏
露天采场、铁道两侧或溜井四周为人员安全而设置的构筑物。
一、表达方式五种:叙述、说明、议论、描写、议论
二、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本身作用 + 内容方面的表达作用 + 情感表达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特点(情状),表达了……的情感。
2.对比:强调、突出(衬托)了……
3.反问:强调了…..加强语气
4.设问:引起读者深思、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排比:增强了语势,读来铿锵有力,更有节奏感,写出了…..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特点”一般在当节会有一个中心句)
1.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举例子:具体、直观地说明了…..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作比较:强调、突出地说明了…..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观点”一般在文中也会有中心句)
1.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如有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浅显易懂。
2.举例论证:具体、直观地论证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3.道理论证:清楚地论证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具有概括性和说服力。
4.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为全面、严密。
五、(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的气氛(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4.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突出故事的主题)
5.借景抒情,表达了……之情
6.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含蓄而深刻,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六、小说、散文中标题的妙处
1. 作为文章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2.( 点明了写作对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是全文的“文眼”,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 如有修辞,从修辞的作用角度描述
5. 设置悬念(新颖独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6. 具有象征义,一语双关。
七、说明文中标题作用
1.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或揭示了说明的内容)
2.如果有修辞:(1)比喻、拟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感染力与表现力(2)设问:设置悬念,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八、说明文中开头举例(或故事,或神化传说等)的作用
1.举了什么样的例子,引出了说明对象
2.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3.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九、议论文中开头举例的作用
1.举了什么样的例子,引出了中心论点(或提出了什么论题)
2.作为事实论据(举例论证的方法),客观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否删去的思路)
1.表态。(一般来说都不能删去)
2.释义。简单解释下这个词的意思(一般用近义词即可)
3.作用。结合内容说出它在句子中的作用(把这个近义词代进去,也可说出表转折的言外之意)
4.后果。如果删去有什么样的后果(不符实际,与原意不符,太过绝对化……)
5.总结。所以不能删去,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