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坑边防护
1、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施工必须有大于等于1.2米的临边防护栏杆。
2、基坑防护栏杆距基坑边缘应大于等于
0.5米。
3、防护栏杆应设置牢固,不得随意移动,并应能经受任何方向1千牛的外力。
4、立杆打入土层深度大于等于0.5米,立杆每间隔4米设置斜撑。
5、基坑临边防护除用钢管作栏杆外,宜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或加挡脚板。
(二)楼层、屋面、阳台临边防护
1、楼层、屋面、阳台周围应按照防护栏杆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应由二道横杆及栏2、上横杆离地面高度为1.2米,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米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毫米。
3、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米,横杆长度大于2米时必须加设栏杆柱,并下设18厘米高挡脚板,或挂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4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外脚手架必须超过斜屋面边缘1.5米,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斜屋面楼板位置在外脚手架上用跳板交圈设置硬防护层。
(三)上下跑道及斜道的防护
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防护应按照防护栏杆的要求进行设置,也可采用定型化的工具栏杆。
1、斜屋面架子搭设方法是当屋面为斜屋面、坡度大于30度时,宜在主体浇筑前搭设工人操作脚手架。2、脚手架的支撑立杆设置: 屋脊上立杆高度为1100mm,下端埋入屋脊梁内50mm,立杆间距2500mm左右;屋面上的立杆高度为1000mm左右,下端尽量选择埋在梁上,当屋面上无梁时采用钢筋托埋在板上,立杆间距顺坡方向3米左右,平行屋脊方向2500mm左右。
模架搭建应该采用的方式是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不准搭接。还有,立杆的交错排布等等。使杆间受力平均分布,增强整体稳定性。随着立杆初始振幅、轴向压力和立杆长度的增加,振动频率将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在实际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避免脚手架立杆发生横向非线性谐振
1)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应在45°~60°之间。
(2)单排脚手架门洞外,应在平面桁架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设置一根斜腹杆。
(3)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墙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5)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井下斜坡道是运输矿石直通地表的主要斜坡道,构成斜坡道开拓,或与其他井巷联合使 用,构成联合开拓。
运行于斜坡道内的主要无轨设备有各种型号的铲运机、卡车、钻车、人车等。国外矿山应用斜坡道较广。《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GB50915 - 2013
1、脚手架运料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高∶长)为宜。人行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不得大于1∶3.5。
2、立杆、纵向水平杆间距应与结构脚手架相适应,单独坡道的立杆、纵向水平杆间距不得超过1.5m。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1m,坡道宽度大于2m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应加吊杆,并每隔1根立杆在吊杆下加绑托杆和八字戗。
3、脚手板应铺严、铺牢。对头搭接时板端部分应用双横向水平杆。搭接板的板端应搭过横向水平杆200mm,并用三角木填顺板头凸棱。斜坡坡道的脚手板应钉防滑条,防滑条厚度30mm,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之字坡道的转弯处应搭设平台,平台面积应根据施工需要,但宽度不得小于1.5m。平台应绑剪刀撑或八字戗。
5、坡道及平台必须绑两道护身栏杆和180mm高度的挡脚板。
卸料平台架的搭设 (1)架体搭设顺序如下: 立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 步纵向水平杆
盘扣式脚手架负载不得跨过270kg/m2,经检验及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常常查看与保护。负载跨过270kg/m2,或方式特殊盘扣架应进行规划。架子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本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盘扣式脚手架立杆应笔直,笔直偏斜不得跨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跨过2米。盘扣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需与建筑物衔接安稳。
盘扣式脚手架
盘扣式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铺设竹排或木板时,两端必需绑扎安稳,制止不绑扎就投入使用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止通道。
挑式盘扣式脚手架一般横杆步距1.2米,并要加设斜撑,斜撑与笔直面夹角不大于30°。为了避免架子管受压弯曲扣件从管头滑落,各杆件订交伸出端头均大于10厘米。
盘扣式脚手架搭设地点如有电源线或电气设备时,必需合适距离划定,搭设与拆除时采纳停送电方法。脚手架检验时,应对一切部件进行外观查看,并实施检验及挂牌使用轨制。
1、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纵横向设置。
2、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角度为45-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
3、立杆间距:一般为1.2米,高跨为0.9米,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1.8米 参考浙江规范
Ⅰ、立杆
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扫地杆向低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轴线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5、立杆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 kn/㎡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6、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m。
7、立杆除顶部可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
②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Ⅱ、水平杆
1、 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对接扣件应交叉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 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3、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Ⅲ、剪刀撑
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① 模板支架四边布满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②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5根。
②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③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④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斜撑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Ⅳ、其他
1、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
2、 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 进行可靠连接。
3、 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4、 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5、 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 kn/㎡的模板支架,宜采用钢格构件柱、钢管门型架等组合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