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时间:2024-08-08 13:20 人气:0 编辑:admin

一、露天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1)破碎大块矿岩(二次破碎):

裸露药包爆破法:400米;

浅眼爆破法:300米;

2)浅眼爆破:200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或未形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米;

3)浅眼药壶爆破:300米;

4)深孔爆破:按设计,但不小于200米;

5)峒室爆破:按设计,但不小于300米;

6)各种设备的避炮距离:正前方为100米,侧面70米,背面为50米。

当沿山坡爆破时,以上数据下坡方向的飞石安全距离应增加50%。

当要考虑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时,需要按公式计算。

二、2018国家规定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

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筑物。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4.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

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区与高压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发射源的安全距离。

5.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三、矿山爆破安全距离多少米为安全区?

一般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

破碎大块矿岩(二次破碎):药包爆破法:400米;浅眼爆破法:300米;

浅眼爆破:200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或未形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米;

浅眼药壶爆破:300米;

深孔爆破:按设计,但不小于200米;

四、2018国家规定中型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矿山开采安全距离是多少,小型露天石场周边三百米范围内不能有民房和其他生产生话设施。如果有矿山民房需签订征用协议或搬迁协议,为当地安全。

一般露天矿山按设计规定的爆破警戒线为界,最短距离二百伍十米,如果是地下矿山则根据矿山初步设计当中的岩石移动范围规定,范围内不能有民房。

五、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爆破安全管理方案?

1、完善爆破器材库的贮存管理

该矿山井下临时爆破器材库允许贮存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库内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为确保安全贮存,必须切实落实爆破器材库

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爆破器材库贮存管理措施。

(1)防火、防盗、防鼠害措施:

①炸药库周围严禁明火、吸烟,不准带火种和极易燃易爆物品(如油脂等)进入库房。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库房;严禁使用普通照明灯具、电风扇、电炉等电器。配备矿用防爆携带式照明灯具;在库房通道上不允许铺放木板,以防火药外洒成为火源。

②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储水桶、消防水管和沙袋沙子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干粉灭火器要经常凉晒、防止干粉受潮结块。

③排水管道增加滤网,防止鼠类等小动物窜入。

④切实做好防盗工作。

⑤库房保管员要经常检查库内温度,温度是否符合规定,(一般库房温度不超过30℃),温度由库房的通风系统调节,防止火药等爆破器材受潮,受热变质分解。如发现过期变质应报公安部门批准予以及时销毁。

⑥严格执行爆破器材入库,保管和发放管理制度,严禁非专管工作人员进入库内。

⑦库区必须昼夜设值班。

2、加强爆破器材运输管理

在用机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应严格遵守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用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夜间或井下,应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

②炸药与雷管应分别放在两个专用背包(木箱)内,禁止放在衣袋内。

③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禁止乱丢乱放。

④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

⑤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不准超过。

A、炸药和起爆器材10kg。

B、药箱(袋)搬运炸药20kg。

C、背运原包装炸药一箱(袋)。

D、挑运原包装炸药二箱(袋)。

3、定期检测爆破器材质量

爆破器材质量是保证爆破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常用导火索的正常燃烧速度一般为100-125s/m。导火索的燃烧速度及其均匀性与药芯的成分配比、密度、水分、约束包覆层的质量及燃烧压力有关,当燃烧条件发生变化时,燃烧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中止燃烧。由于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导火索常见的质量缓燃以及不能正常传火(在传火过程中熄灭)等。

此外,火雷管本身也存在不能爆炸的可能。我国目前规定雷管出厂时允许有3‰的拒爆率,实际上生产厂家一般控制在1%以下。

还有,因运输、保管、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爆破物品质量安全,使用如冲击、摩擦、折弯、受潮受热等均会使雷管、导火索和导爆管失效。

因此,为保护爆破物品质量,防范早爆、拒爆,确保爆破安全,矿山除了要选择质量信誉好、正规厂家采购爆破物品,还应定期抽查每批爆破物品质量。对于库存过期或变质的爆破物品不得使用,要予以销毁。

4、正确掌握爆破作业技术,防范早爆、拒爆事故发生。

为防范早爆、拒爆事故,除了爆破物品质量要有保证外,还必须正确掌握爆破作业技术:

(1)为预防火雷管早爆或漏点,要改变目前矿山广泛使用的人工逐个点火方式,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采用一次集中点火法点火,如母子导火索、点火筒等点火工具,点炮后由专人听炮数炮,查有无盲炮、瞎炮。

(2)在使用导火索、导爆管时,不能采用环形网路,使传爆的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不能相隔太近。

(3)在使用电雷管起爆时,为防范杂散电流引发早爆,要采用抗杂电雷管,在现场装填起爆药包时要对采区实施区域停电,电雷管脚线必须短路,不允许起爆网连接处裸爆,不要在雷雨天气爆破,作业人员不许穿化纤衣服。

同时,起爆网络设计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要力求所连接并联网络中电阻负荷相等,并附加导爆线网路以确保起爆。要求严格计算起爆电流能否满足起爆每个电雷管要求。

5、爆破作业的一般规定

(1)矿山进行浅眼爆破或中深化爆破时,应有爆破说明书。其内容包括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起爆方法等。

(2)爆破作业地点有以下情况之一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通路不安全或通路阻塞;进行中深孔、深孔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危险区边界上未警戒;光线不足或无照明。

(3)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人员禁止穿化纤衣服。

(4)装药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用木质炮棍装起爆药包时,严禁投掷或撞击;一旦起爆药包没装到位,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火索、导爆索、电雷管脚线,应按处理盲炮的有关规定处理。

(5)用明火照明时,明火应远离爆破器材,防止用灯具点燃爆破器材。

(6)进行填塞工作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装药后,必须保证填塞质量,禁止采用无填塞爆破;浅孔爆破时,一般填塞长度为孔深的1/3;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线路;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撞击起爆药包。

(7)炮响完后,经过充分通风,才准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8)爆破工作开始前,应在有关通道上设置岗哨。回风巷应设路障,并挂上“爆破危险区,不准入内”的牌子。

(9)爆破前必须撤离所有人员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在危险区的人员能够听到、看到。爆破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时,方可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10)爆破员进入放炮地点后,应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现象。如果发现有这些现象,应及时处理。若不能处理时,应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

(11)处理盲炮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立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它作业,须立即切除电源,将爆破网路短路。

处理裸露爆破的盲炮时,允许用手小心地去掉部分封泥,在原有的起爆药包上重新安装新的起爆药包,加上封泥起爆。

处理浅眼爆破的盲炮,可采用以下方法:

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时,重新起爆;可采用打平行眼装药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口不得小于30cm,为确保平行炮眼的方向,允许从盲炮孔口取出长度不超过20cm的填塞物;可用木制、竹制或其它不发生火星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药包诱爆。

(12)在地下爆破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15m时,只准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派出警戒,待双方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准起爆。

间距小于20m的两个平行巷道同时掘进,其中一个巷道工作面进行爆破时,另一个巷道工作的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13)井筒掘进时,电爆网路的所有接头都必须用绝缘胶布严密包裹并高出水面。

六、非爆破矿山安全距离?

1.小型露天采石场周边300m范围内不能有民房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如果有,矿山与民房需签订征用协议,或搬迁协议,这个当地安监局会管理,是行政审批硬性条件。

2.一般露天矿山按设计规定的爆破警戒线为界,最短距离250m,如果是大型矿山,根据爆破规模确定。如影响到附近居民,主要是看爆破振动、飞石、冲击波是否对附近居民有影响。如果影响到了居民可向当地安监或政府部门反映,他们会要求矿方出具矿山开采对周边房屋影响报告,如果确有影响,则双方协商。

3.如果是地下矿山,则根据矿山初步设计当中的岩石移动范围确定,范围内不能有民房,否则需签订协议。

七、矿山爆破,距离铁路多少米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第十八条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000米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

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因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后,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八、气体矿山爆破原理?

气体矿山爆破是一种利用炸药在密闭空间内产生高压气体膨胀的原理进行采矿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开采大型金属矿山、煤炭矿山和建筑石料矿山等。气体矿山爆破具有作业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气体矿山爆破的原理如下:

1. 炸药引爆:使用专用的炸药(如煤矿炸药、油井炸药等)在岩石或矿体的表面或内部进行引爆。

2. 高压气体生成: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使周围的岩石和矿体破裂、松动或破碎。

3. 压力传递:高压气体在密闭空间内传递,不断扩大对周围岩石和矿体的破坏力。这种压力传递使得爆破效果更加均匀和有效。

4. 气体释放:当高压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其内部压力达到极限,气体从岩石和矿体中释放出来,形成冲击波。

5. 二次破碎: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爆破碎块对周围岩石和矿体进行二次破碎,进一步扩大爆破效果。

气体矿山爆破的效果取决于炸药的种类、剂量、爆破参数(如孔距、排距、孔深、孔口直径等)以及爆破环境等因素。为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通常需要遵循严格的爆破作业规程和安全规定。

九、矿山爆破震坏了房屋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吗?

属于。矿山爆破属于企业行为,其在公安部门和环保部门审批前,是经过以上部门对周边环境及现场考查论证过的,正常爆破不会对周边一定距离外的建筑物造成震坏现象。

如果确认是因爆破造成的,一定是爆破企业在使用炸药量上超量使用埋放炸药深度超深,这就可以算为生产安全事故

十、不采用爆破开采矿山安全距离?

相邻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矿许可范围(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界)之间小距离应大于300米。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矿许可范围周边300米内不得存在生活设施和不属于本单位的生产设施。

按照相关规定,非爆破作业的露天矿山和小型露天采石场设计开采范围边界之间、非爆破作业的露天矿山和小型露天采石场设计开采范围边界与周边生产生活设施之间的边坡保护距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设计。其中,非爆破露天开采铝土矿山可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参照《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197-2015)》第6.0.6条:“当开采深度小于200米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大开采深度;当开采深度大于200米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200米”进行设计。安全监管部门为该类矿山批复安全设施设计和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注明作业方式为非爆破作业。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