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整治方案是指针对我国矿山行业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技术和政策措施,旨在推动矿山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矿山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矿山行业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亟须进行整治。
矿山整治方案的制定,要与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矿山行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矿山整治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矿山行业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具体目标包括:
为实现矿山整治方案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政策措施,包括:
矿山整治方案的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
矿山整治方案的实施对于我国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其他类似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作为矿山行业从事者,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矿山整治方案的实施。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的力度。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矿山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矿山整治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绿色低碳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石。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5〕19号)、《关于实施环境治理攻坚行动的意见》(冀发〔2013〕22号)、《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冀发〔2013〕23号)和《河北省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冀气领办〔2016〕24号),统筹推进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和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主要目标
在2016年取缔关闭330个露天矿山、停产整治环保达标381个露天矿山、修复绿化197处(面积1.76万亩)矿山迹地的基础上,利用2年时间,对经停产整治仍不具备环评要求和排污许可的1170个有证露天矿山继续实施停产整治,擅自恢复生产的依法强制关闭;对剩余的427处(面积4.17万亩)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继续进行修复绿化,2017年10月底前完成256处,2018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通过上述措施,到2017年底,实现减少扬尘污染2.8万吨/年以上,抑制扬尘1万吨/年以上;到2018年底,实现减少扬尘污染5.5万吨/年以上,抑制扬尘2万吨/年以上。
进一步加强矿山整治是必要的矿山整治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加强矿山整治可以有效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此外,加强矿山整治还可以推动矿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矿山整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强矿山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其次,要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完善矿山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和监督。同时,还需要加强矿山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规划,推动矿山企业实施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加强矿山整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矿山整治,才能实现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整治经验有以下几条
1.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专项整治期间,定期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对矿山领域进行督导检查(每月至少2次),检查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2.强化层级落实,精心组织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切实抓出实效,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作用,紧盯风险隐患,抓住完善和落实责任制这一关键环节,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执法执罚,加大督促整改力度。要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做到排查整改、执法
是指针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旨在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水平,减少矿难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加强安全培训。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规范矿山开采设计。非煤矿山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开采设计,确保开采安全。
规范危险化学品、火工品管理。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火工品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储存和使用。
加强现场管理。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秩序。
在矿山环境整治组的岗位职责中,有许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负责。矿山环境整治组的职责是确保矿山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以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矿山环境整治组负责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这包括对矿山周围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确保矿山的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矿山环境整治组需要制定矿山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通过全面考虑矿山的运营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矿山的运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这包括制定矿山的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等。
矿山环境整治组负责矿山环境的整治和修复工作。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和治理方案,开展土壤修复、水资源修复和植被修复等工作,恢复矿山环境的生态功能。同时,对矿山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减少或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矿山环境整治组需要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矿山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企业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减少矿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矿山环境整治组需要制定环境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矿山环境整治组负责对矿山的环境行为进行监察和执法。监察矿山企业是否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运营。一旦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依法处理,保护环境的合法权益。
矿山环境整治组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对矿山企业在环境治理和修复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同时,向企业提供环境保护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
矿山环境整治组负责对环境数据进行管理和报告编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矿山环境监测数据,编制环境报告和汇报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矿山环境的状况和改善情况。
总而言之,矿山环境整治组是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环境整治组的工作涉及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整治和修复、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矿山环境整治组的努力,矿山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为人们提供更健康、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法律依据:明确了该条例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河南省的相关规定。
管理范围:界定了适用该条例的露天矿山的范围和分类。
管理要求:规定了露天矿山的开采、生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监督检查:明确了相关部门对露天矿山的监督检查职责和方式,以确保法规的执行。
处罚措施:规定了对违反该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措施和程序。
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人员应该从员工培训和持证,日常日检记录,现场设备和巷道状况,矿山安全内业材料去治理。
专项整治工作的整治范围是指: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
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
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停业整顿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行政处罚,而责令停止施工,是一种行政命令行为,目的是为了防止危险发生,或者违法行为的继续;
二是,停业整顿,一般都有期限的要求,即停业整顿多长时间,停业整顿期满,需要重新营业时,一般都须经主管部门验收,经验收达到整顿目的的,才可继续营业,而停止施工一般可有具体的时限要求,也可无时限要求,只要被责令停止施工的情形消除了,就可以恢复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