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一般是指法律授权的、代表国家、集体、企业或经济组织行使权利的政府机关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履行的法定职责从事组织、管理人们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行使权利的人是拿国家财政拨付工资的公务员、事业编工作人员,或上述政府机关等聘用代其履职的工作人员。
依法享有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在政治上有选举与被选举权、人身自由、财产安全、生活安定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的人是执法人,是服务公民的公仆,享受权利的是受法律保护群体,是接受服务对象。通俗的说就是前者是代表国家及其职能部门行使权利援用公权力吃公家饭的人,后者是老百姓。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1、公民的平等权。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些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7、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其他方面的权利。宪法除对所有公民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规定外,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答:采矿权人享有下列权利:
1.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开采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
2.自行销售矿产品,但是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除外;
3.在矿区范围内建设采矿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4.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享有的教育权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生除了享有教育法规定的上述权利外,还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其他权利,主要有政治权、人身权、劳动权、休息权等等。作为公民,学生充分享有这些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等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如未成年人无故被校方开除学籍,可向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申请解决;被有关单位雇用为童工,可向有关劳动部门申请解决等;
2、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未成年人的身体遭受侵害(被殴打、强奸、伤害等),应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遇有紧急情况,应拨打“110”报警电话;
3、向人民检察院进行控告。如未成年人遭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害后,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检察院进行控告;
4、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成员虐待后,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刑事审判庭按照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
5、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未成年人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如继承权被剥夺、被人打伤后花费的医疗费需由他人赔偿、父母离婚后自己无人抚养等等,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起诉,请求法院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
6、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未成年人对有关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产生行政争议时,可向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起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某儿童被拐卖,该儿童或其家长请求公安机关邓以解救和保护,公安机关置之不理或拒绝保护,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控告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多项重要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公平交易环境的形成。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几项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要求商品具备合理的质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应当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否则可以要求退货、更换或修理。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商家提供商品的质量证明,确保商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接受服务时,消费者同样享有服务质量的权利。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通常的标准提供服务,确保服务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合理期望。如果服务质量不符合要求,消费者可以要求提供方重新提供服务或者进行相应的赔偿。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获得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商家应当在销售商品时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消费者。对于涉及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商品,商家应当公开必要的质量、成分、效果、风险等信息,确保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合法、合理地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并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商家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消费者的同意,并明确告知个人信息的用途和范围。消费者还有权拒绝商家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或者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可以向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或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消费者还可以行使退货、换货、索赔等权利,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享受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权益保护。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需要消费者自己的警惕和维权意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建立和谐的消费环境中,消费者依法享有的这几项权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和熟悉这些权利,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果断行使这些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商家的监督和约束,推动建立更加公平、透明、有诚信的市场秩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和服务体验。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1、公民的平等权。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些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7、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其他方面的权利。宪法除对所有公民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规定外,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是对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有关规定的概括。
具体而言,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发展权是指充分发展其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受保护权是指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而参与权则是指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延伸】
问: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应具备的条件有以下这些:
1、依法成立;
2、有自己的名称及组织机构;
3、有必要的经费。
根据法律规定,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