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了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其管辖海域出让、转让矿业权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探矿权、采矿权为财产权,统称为矿业权,适用于不动产法律法规的调整原则。
依法取得矿业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称为矿业权人。
矿业权人依法对其矿业权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第四条 矿业权的出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采取批准申请、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
出让矿业权的范围可以是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的矿产地、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和其他矿业权空白地。
第五条 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管辖权限出让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矿业权时,应委托具有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的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
第六条 矿业权人可以依照本规定,采取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或开采、上市等方式依法转让矿业权。
转让双方应按规定到原登记发证机关办理矿业权变更登记手续。但是受让方为外商投资矿山企业的,应到具有外商投资矿山企业发证权的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矿业权人可以依照本规定出租、抵押矿业权。
第七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由其审批发证的矿业权转让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其他矿业权转让的审批。
第八条 矿业权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应由矿业权人委托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
第九条 国家出资是指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以地质勘探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各种基金以及专项经费等安排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拨款。
第十条 中央财政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地方财政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评估结果,委托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确认。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评估结果,经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
国家与企业或个人等共同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评估结果,按照国家出资的渠道,分别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或委托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确认。
第十一条 申请出让经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的价款,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分期缴纳。申请分期缴纳矿业权价款,应向登记管理机关说明理由,并承诺分期缴纳的额度和期限,经批准后实施。
国有地勘单位或国有矿山企业申请出让经勘查形成矿产地的矿业权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将应交纳的矿业权价款部分或全部转增国家资本,并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探矿权人在其勘查作业区内申请采矿权的,矿业权可不评估,登记管理机关不收取价款。
矿山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合并、兼并等重组改制时,应进行采矿权评估,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是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的,应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评估的采矿权价款进行确认,登记管理机关不收取采矿权价款。
第十三条 矿业权申请人、矿业权投标人、矿业权竞买人、矿业权承租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第十四条 矿业权出让时,登记管理机关应一并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矿业权转让时,转让人应一并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
评估价50%,或者全成本核算的成本价
一般而言,“净矿”类似于房地产领域的“净地”,即矿业权出让前妥善解决好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道路使用权等其他权利之间的关系,让竞得人不再受土地、林地、地面附着物及固定资产等权益制约,同时矿区范围不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等范围内,竞得人按规定能够及时办理矿权证,并能顺利开展勘查开采工作的矿业权。“净矿”包括“净采矿权”和“净探矿权”。
“净采矿权”出让是与过去的“毛采矿权”出让模式相对而言的。由于采矿作业过程中往往要修建道路、清理地表附着物和补偿、占用土地修建配套设施等,必须取得矿区周边的利益相关方的许可。但长期以来,采矿权出让过程中都不涉及前述问题,导致采矿权竞得人成交后,因与当地村民“谈不拢”,存在长期不能开工的情况。这也使得许多投资者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参与竞买,致使矿产资源价值被低估。
矿权出让金是一种矿产资源专项收入,通常用于支付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具体来说,矿权出让金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费用:矿产资源勘查费用:包括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体测量等费用。矿产资源开采费用:包括矿山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费用。矿产资源加工费用:包括矿石加工、选矿、冶炼等费用。矿产资源运输费用:包括矿石运输、物流等费用。矿产资源销售费用:包括销售渠道建设、销售推广等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矿权出让金计费标准和方式可能因不同的矿产资源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来确定具体的计费方式和标准。
净矿出让就是由政府将涉及采矿的土地,林草等事项处理完毕,将相关费用折算在采矿权价款中,企业依法取得采矿权后,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办理涉矿的其他事项。
非净矿出让,采矿的土地、林草等事项由受让企业自行处理,虽然获得采矿权的成本较低,但其他成本较高。
1、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由于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需要在基础性的工作上花大量时间,相应地也延长了各个阶段的工作周期。信息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可以便捷地与处于不同位置的部门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方式的处理,并按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然后以图形、数据、文字的形式系统地反映出来,形成矿产资源的综合信息及基础资料,从而能够简便快捷地获取矿产资源信息,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缩短了工作周期。
2、有效地促进了资源开发的合理化,减少了资源浪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资源需求的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综合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实践中,要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就必须合理利用、开发和管理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化,从技术层面上讲,可以把动态监测与管理有效地统一起来,很大程度上能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改变以往的开发模式,从而实现集约化开发利用,使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意思是指采矿权出让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处理到位,竞得人不再受土地、地面附着物及固定资产等权益制约,可直接进场开展矿山建设的拟出让采矿权
净矿出让就是由政府将涉及采矿的土地,林草等事项处理完毕,将相关费用折算在采矿权价款中,企业依法取得采矿权后,不用花费时间精力办理涉矿的其他事项。
目前净矿出让只是试点,各省区根据各自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
“净矿”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法律概念。鉴于土地和矿产资源均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净地”出让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为解决矿业权出让中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参照“净地”出让的做法,提出“净矿”出让的思路。
近些年,各地在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中纷纷探索“净矿”出让。2010年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权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浙土资发〔2010〕21号)中规定,“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的采矿权,应事先协调好矿山开采所涉及的有关山林、青苗、道路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政策处理方案,并签订相关协议,确保以‘净采矿权’出让。”这是规范性文件中最早提出“净采矿权”出让的概念。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由国家按照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以国有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并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使用金的行为及制度。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我国城市基础建设和市政发展的资金匮乏问题,更从体制层面解决了行政划拨土地的低效、土地资源浪费及其与市场经济不匹配的问题,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乃至中国崛起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