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程度及造成损失的具体数额。
公益诉讼指导案例旨在保护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
1.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湘西州人民检察院监督支持湘西州人民政府对花垣县某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
2.湖南省湘潭市检察机关 湖南省娄底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3.湖南省蓝山县人民检察院诉龙某某等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立足总结交流案例指导和案例研究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将第十三批指导性案例调研、制发过程中收集的有关材料、解读文章、调研报告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等汇编出版。希望藉此推动各级检察机关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力度,为社会贡献更多、更优质的检察产品、法治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
违法排污发生了,可能当时没有直接受害人,但违法排污确实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会在以后不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受害者身体受到伤害,或经济上受到损失。因此要进行公益诉讼,起诉违法排污者。
例如典型案例中的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学生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案,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发现,甲乙两个培训机构均无办学许可证,且涉及的个人信息多为格式统一、内容全面、精确度高的整个学校或整个班级的信息,内容包括学校、学生姓名、入学年份、班级、学号、邮寄地址及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给广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2019年11月,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向无锡市教育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和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最终,甲培训机构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企业住所地失联异常名录,乙培训机构需变更负责人后重新取得办学许可证。
无锡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运用行政公益诉讼职能,督促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全面履职,一方面,及时堵漏补缺、完善人防技防管理措施,加强自身及校园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另一方面,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保护学生个人信息不受非法侵害,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另一期典型案例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诉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发现该公司开发的音乐视频教学类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储存、使用个人信息等情形,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经调解,该公司自愿对App进行全面整改,删除违法违规收集、储存的全部用户个人信息,公开赔礼道歉,并承诺不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对该App后续整改情况,检察机关引入第三方代表评估,通过合规检测后才允许其重新上架。
近年来,公益诉讼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益诉讼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由合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为民事公益诉讼或民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为形式的一种特殊的诉讼行为。公益诉讼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公益诉讼领域,创新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案件的进展,提高诉讼的效果。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公益诉讼创新思维的应用。
某地区发生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造成了大量居民健康问题。社会上一些公民组织决定发起公益诉讼,要求责任方进行赔偿并停止污染活动。在诉讼过程中,他们发现证据收集存在困难,责任方拒绝提供相关数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民组织采用了创新思维。他们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收集网络信息和卫星数据,他们获取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污染源的存在和扩散情况。
这种创新思维不仅解决了证据收集的难题,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最终,公益诉讼取得了胜利,责任方被判赔偿了巨额资金,并停止了污染活动。
一位患者在某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受到威胁。患者家属对医院提起了公益诉讼,要求医院改进医疗服务,确保患者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患者家属面临着证明医院过失的困境。医院方面提供了一些证据,试图证明手术过程没有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患者家属采用了创新思维。他们聘请了一位权威的专家团队,通过对手术记录和医学资料的详细分析,找到了医院的疏忽和错误。
这种创新思维帮助患者家属击败了医院提供的证据,最终赢得了诉讼。医院被判支付了相应的赔偿,并对医疗流程进行了全面改进。
一家知名品牌出售了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严重威胁消费者的权益。一些消费者组织发起公益诉讼,要求品牌方回收产品并赔偿受损消费者。
在诉讼过程中,消费者组织发现面临着难以证明安全隐患的问题。品牌方声称产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并没有存在安全问题。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消费者组织运用了创新思维。他们与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并公开了检测结果。
这种创新思维打破了品牌方所提供证据的局限性,为消费者组织赢得了胜利。品牌方被判要回收产品并赔偿受损消费者。
以上案例展示了公益诉讼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不仅帮助解决了诉讼过程中的难题,还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支持。
在公益诉讼中,创新思维可以体现在证据收集、证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引入专家团队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公益诉讼的效果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今后的公益诉讼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创新思维的应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公益诉讼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有权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有三类:一五年以上公益经历,且无违法行为,需要在地市以上民政部门依法登记;
二是省级消协;
三是检察院,仅限环境资源类、食药领域、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所以个人无法提起公益诉讼,只能就个人侵权部门提起普通诉讼。
前者是所有公益类诉讼,比如人文类。后者专门是环境保护类的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的内容包含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案的一般程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重点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重点问题等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