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锰结核在各大洋底均有分布。以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产量较大,太平洋的富集度较高。同一大洋的不同海域,其富集度很不均一。都存在于松散沉积物内且主要富集于泥—水界面。可与各类沉积物共生,但在红黏土和硅质软泥沉积层中最多见。成因仍未定论。有人认为其金属成分的来源有:
(1)由径流带入海洋的陆地岩石风化而分解出的金属离子。
(2)海底玄武岩的海解作用提供了Mn和Fe的成分。
(3)海底热液提供的成分。这些成分在氧化环境中缓慢沉淀,金属成分经生物活动富集,处于氧化、还原界面之上时以离子状态运移,处于此界面下则发生沉淀。
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锰结核总储量估计在3万亿吨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储量占一半以上,约为1.7万亿吨。锰结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积上就有100多千克,简直是一个挨一个铺满海底。
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还含有镍、铜、钴、钼、钛等20多种元素。仅就太平洋底的储量而论,这种锰结核中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98亿吨,其金属资源相当于陆地上总储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金属消耗水平计算,铜可供应600年,镍可供应1.5万年,锰可供应2.4万年,钴可满足人类13万年的需要。最令人可喜的是,这种结核增长很快,每年以1000万吨的速度在不断堆积,因此,锰结核将成为一种人类取之不尽的“自生矿物”。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它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状如球状或块状,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
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储量分布】
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而以生成于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锰结核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储量占一半以上,约为17000亿吨。锰结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积上就有100多公斤,简直是一个挨一个铺满海底。
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还含有镍、铜、钴、钼、钛等20多种元素。仅就太平洋底的储量而论,这种锰结核中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98亿吨,其金属资源相当于陆地上总储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金属消耗水平计算,铜可供应600年,镍可供应15000年,锰可供应24000年,钴可满足人类130000年的需要,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啊!而且这种结核增长很快,每年以1000万吨的速度在不断堆积,因此,锰结核将成为一种人类取之不尽的"自生矿物"。锰结核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估计,地球已有50亿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它在不断地变动。通过地壳中岩浆和热液的活动,以及地壳表面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矿床。雨水的冲蚀使地面上溶解一部分矿物质流入了海内。在海水中锰和铁本来是处于饱和状态的,由于这种河流夹带作用,使这两种元素含量不断增加,引起了过饱和沉淀,最初是以胶体太的含水氧化物沉淀出来。在沉淀过程中,又多方吸附铜、钴等物质并欲岩石碎屑、海洋生物遗骨等形成结核体,沉到海底后又随着底流一起滚动,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锰结核。
锰是黑色金属。锰矿属于矿产资源。
锰结核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6000米,太平洋里锰结核丰富区位于太平洋北纬6°~20°,西经110°~180°之间,其宽度约200千米,面积约为1080万平方千米。
锰结核的海底表层,其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结核表面颜色呈黑色或深棕红色。有的表面较为光滑,有的则呈粒状。资源总量达3万亿吨,具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总量达700亿吨。它含有70多种元素,如镍、铜、钴等,其总量分别高出陆地上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里是一个比较平缓的广阔的深海丘陵地带,水深在3200~5900米之间,海底沉积物多为硅质软泥和粘土,有利于锰结核富集。这个海区的75%以上海底为锰结核所覆盖,分布密度在每平方米10千克以上,因此,日本人称这个海区为“锰结核的银座”,美国人则称之为“世界海底锰之路”。迷你世界锰结核分布在海底,通常情况下单独形成。可使用秘银镐即以上工具开采,可直接获得锰结核×3。由于颜色较暗,海底光线也比较暗。
海底锰结核属于自然(地质)类型的沉积岩
大洋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澳大利亚外,主要矿物是镍、铝土矿、金、铬、磷酸盐、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等,镍储量约4600万吨,居各洲首位。各岛上的鸟粪也很丰富。大洋洲的森林面积约7600万公顷,占其总面积的9%。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其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产松树、山毛榉、棕榈树、桉树、杉树、白檀木和红木等多种珍贵木材。草原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6%。水力蕴藏量约为13500万千瓦,占世界水力总蕴藏量的4.9%;已开发水力280万千瓦,占世界总开发量的1.8%。估计年可发电2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在美拉尼西亚附近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及新西兰附近海域为主要渔场,盛产沙丁鱼、鳕、鳗、鲭和鲸等。正是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给大洋洲内所居住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来源。
锰结核主要广泛分布在水深4000~6000米的深海盆的海底,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昂断裂带与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100公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30亿~50亿吨。
锰结核是一种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钢等20多种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