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泥和白泥用途:陶瓷泥主要用作陶瓷和耐火材料的粘结剂。因为它的浸散性、可塑性、粘结性好,干燥强度高,还普遍应用于造纸涂料填料、塑料及橡胶的填料;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以及肥料中的抗固结剂;也能制取硫酸铝及硅铝白炭黑。
首先先明确一个定义,高岭石的晶体化学式为2SiO2·Al2O3·2H2O,其理论化学组成为46.54%的SiO2,39.5%的Al2O3,13.96%的H2O(这个水是结晶水)。单独用高岭土烧不出瓷器,因为越接近理论组成耐火度越高需要瓷化的温度就越高基本接近理论组成的高岭土你想烧成瓷最少你都需要1700度以上的高温正常的窑炉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所以需要往高岭土里添加能降低它烧成温度的物质,主要是添加钾长石,石英等,高岭土主要是提供陶瓷坯体配方所需要的可塑性的。然后特白泥,高白泥、玉泥和普泥主要区别在于泥烧成之后的白度和透光度,这个取决于原料本身的白度和配方了。本身含铁钛低的原料又经过水洗除铁加工可以使白度更高,白度越高的原料用在越白的配方里面。一般特白泥、高白泥、普泥按配方来说化学组成类似主要取决于原料的白度,白度越高泥烧出来就越白,而玉泥的配方就比较特殊了,主要是高硅高钾低铝的系统,长石的含量比较高。前面三种普通的长石质瓷的配方钾、钠含量加起来一般不超过4个百分点,而玉泥的钾钠含量一般大于六个百分点,这就导致烧出来的瓷器玻璃相含量很高,所以透光度高,再加上泥巴白度高就有天然的玉质感。
成本上差的高岭土500元左右一吨,好的高岭土1400一吨,这个只是高岭土的区别,还有钾长石差的长石200-500一吨,好的长石1500一吨。这个是原料的成本了,还有配方研发的成本了,越白越透的泥巴配方越难做,人家卖泥巴的肯定也要多赚点。
景德镇一般做好的也就是用特白泥做了,德化主要产玉瓷泥巴也贵,潮州的镁质瓷做的多,还有白云陶做的多,淄博就比较厉害了虽然做日用瓷做的不多,但是像什么高长石质瓷,钠长石质瓷,镁质瓷,国产骨质瓷和高石英质瓷基本都是山东陶研所研发出来的,唐山现在主要在做骨质瓷。
传说景德镇没有什么高岭土了这个是事实,但是也要纠正一下长期以来的看法,虽说高岭土是在景德镇发现的,但也不仅仅景德镇才有高岭土。只要是接近我上面说的化学组成的基本都可以称为高岭土。要知道古代不像现代的交通这么发达,陶瓷原料可以运输,基本都是用当地的原料进行陶瓷制作,你想想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没有一个是景德镇吧,人家也照样要做瓷器的。现在国内比较好的高岭土矿主要在福建龙岩、苏州浒墅关,这两个都是国有控股的公司,也就是说好的大矿都在国家手里。也有一些私人老板在大矿周边开一些小矿的。景德镇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龙岩高岭土。
你说的烧成效果上面我也说了一下,高岭土烧不了,普通1200-1350瓷化不了,吸水率太高不成瓷,里面气孔太多没有什么玻璃相粘合,没有什么强度。特白、高白一般景德镇喜欢用还原焰烧所以是一种冷色调的白。玉瓷一般用氧化焰烧,所以是一种暖色调的玉白。(氧化、还原,学过化学都知道燃料在空气里充分燃烧就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就会生成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里面的碳和一样化碳就是还原介质,主要就是铁的氧化还原,不同价态的显色有不同,所以氧化和还原烧的瓷器可以明显的看的出来,还有一点就是人的眼睛会觉的偏一点点蓝的东西更白,这就是为什么景德镇这边喜欢烧还原焰了)。
第六点就没有什么说的意义了,本身问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
我刚好最近在研究陶瓷泥料的配置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微信。
所谓黑砂泥应该是拼配的泥料,档次并不高。艺人们为了丰富紫砂陶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需要,艺人们透过把几种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使之产生非同寻常的应用效果。
如作品烧成后呈现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冷金黄、金葵黄……等多种颜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
紫砂泥若再掺入粗砂、钢砂,产品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特殊的质感。
本身皮肤白,就不用考虑粉泥了,粉泥是提亮肤色,可能更适合皮肤暗黄的人。
但是很刺激,长痘敏感都不太适合。如果只是想清洁,那就选择绿泥或者白泥。一般建议混合性及油性的用绿泥。白泥:去黑头,去粉刺,补水美白。膏体呈白色偏淡绿色,气味带有薄荷味,膏体浓稠度是3种泥中的中等程度,使用时有刺痛感,程度属于最低的 。绿泥:控油,去痘痘,改善水油平衡!深绿色的,有香味,膏体浓稠度和白泥差不多,刺痛程度中等,比白泥疼一点。粉泥:增加皮肤弹性,软化角质,美白肌肤!膏体呈淡粉色,香味比较好闻的,膏体是3种之中最厚实的,使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比其他两种要干。刺痛最为强烈。一般情况下,黑泥就是绿泥 面泥使用方法:先要做好皮肤清洁,面膜泥一般适合在晚上使用,在清洁时要遵守先卸妆后洗脸,因为干净的面部有利于泥膜吸收,也避免污垢、灰尘进入毛孔。洗完脸后先热敷三分钟。科颜氏白泥清洁效果强,是很好用的清洁面膜,不过不建议干皮使用。干性皮肤本身就干燥紧绷,角质层较薄,使用清洁面膜后皮肤水分和油分被大量带走,毛孔就会容易变大。干性皮肤如果使用科颜氏白泥建议减少使用次数,敷完后及时补水,黑泥最多成分是沼泽泥,也就是泥浆。
白善泥是一种白色的泥土,一般用来做陶瓷 。又称观音土。
1:观音土也称高岭土,又名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矿物,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
2:在旧社会,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土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 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 人还是要死。
3:观音土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化学分子简式:Al4(Si4O10)OH6,除Al2O3外,还含SiO2.
黑色的紫砂壶是用乌泥烧成的,是一种含锰铁量较高的乌泥,这种乌泥在烧制之后,会显得较为质朴浑厚。乌泥主要分布在石英岩下的甲泥和紫泥之间,属于紫泥的一种,是最早用来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在烧制时温度需要达到1200℃以上。
白泥属于一种粘土矿。白泥主要是由高岭石和其他粘土矿物组成的,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被风化、水流冲刷等作用分离出来,并通过形成沉积岩的过程而生成。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使得白泥在陶瓷、建筑材料、化妆品、饲料和纸张制作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白泥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如膨润土、伊利石、绿泥石等。每种粘土矿物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同时,粘土矿物也是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这也不一定,黑泥也可能是碳,黑泥潮湿就可能有水,干燥就没水
建水紫陶的泥料有五种颜色,我们叫五色泥,经过人工制备以后,主要的泥料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红泥,一种是白泥。再经过烧制、打磨等工序以后,最终紫陶的颜色千变万化,其中红泥可呈现以下几种颜色:养肝红、古铜色、黑色;白泥可呈现以下两种颜色:象牙白、青灰色。红色泥料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它泥料中含铁,铁元素是红色的,而通过氧化或者还原的烧制,可以使泥料呈现红色或者黑色,而还原烧制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所以只能使器皿表面的泥土颜色变黑,这也就是大部分黑色紫陶器皿,隐隐透着点红色的原因。
所以建水紫陶不管是红色、白泥和黑色,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你喜欢什么颜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