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是时变化系数。 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叫做时变化系数。该值在1.3~1.6之间。
Kh是时变化系数只能通过最高日24小时用水量变化曲线来计算。
最高时设计用水量可从最高日用水量Qd来计算:
Qh=(Kh Qd)/86.4 (L/s)
整精米率=(整精米重量/净稻谷重量)X100%,本概念出于国标GB1350《稻谷》。
2、整精米指的是净稻谷经实验砻谷机脱壳成糙米,糙米经实验碾米机碾磨成加工精度为国家标准三级(GB1354)大米时,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及以上的米粒。整精米率是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贴现票据票面额与贴现额之间的差额再乘以百分比就推导出贴现率。
污泥含水率的检测目前随着环保行业的严打越来越重要,检测污泥含水率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干燥法,计算公式就是烘干前重量减去烘干后重量,得出的结果再除以烘干前重量,结果乘以100%就是污泥的实际含水率,由于这种方法的计算和测试方法过于繁琐,所以另外一种就是快速检测,直接把污泥放SFY-20污泥含水率检测设备中,自动称重中直接就把污泥的数据很快检测出来,两种方法都是测试,不过后一种方法是比较符合现代工业的发展。
资金成本率指的是因为使用资金而付出的年复利率IRR。另有定义,资金成本率是企业筹集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同筹集资金净额的比。
(1)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2)长期借款资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税率) (3)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率)/[债券的发行价格×(1-债券筹资费率)
] (4)普通股股票资金成本率有好几种计算公式: 常用的是:无风险利率+贝塔系数×(市场报酬率-无风险利率) 如果股利固定不变,则:普通股股票资金成本率=每年固定的股利/[普通股发行价格×(1-普通股筹资费率)
] 如果股利增长率固定不变,则普通股股票资金成本率=预期第一年的股利/[普通股发行价格×(1-普通股筹资费率)]+股利固定增长率 (5)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率与普通股股票的资金成本率计算公式基本相同,只是不需要考虑筹资费率。
选比=(精矿粉品位-原矿尾品)/(原矿品位-原矿尾品)这是理论算法。根据实际经验所得公式为:选比=(精矿粉品位-原矿尾品-1.5)/(原矿品位-原矿尾品-1.5)+0.05是比较接近事实的。
两期平均数增长率公式为: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数平均数-1=(A/ B)/(A/B*1+b/1+a)-1=a-b/a+b,将其记做变化率,尤其需要分辨的是两期比重变化和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的区别。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的通常题型为:今年“xxx平均数”比去年增长/下降了(%),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找对重点数据,从而结合公式得出的准确结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资金成本率是单位时间内使用资金所需支付的费用占资金总额的百分比。
资本成本率计算公式:
K=D/(p-f)
K=D/P(1-F)
K----资本成本率,用百分数表示
D----用资费用额
P----筹资额
F----筹资费用率,即筹资费用与筹资额的比率
f----筹资费用额
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在公司筹资实务中,通常运用资本成本的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
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股利÷市价+股利增长率
1、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公司筹资实务中,通常运用资本成本的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
2、账面价值通过会计资料提供,也就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容易计算;其缺陷是:资本的账面价值可能不符合市场价值,如果资本的市场价值已经脱离账面价值许多,采用账面价值作基础确定资本比例就有失现实客观性,从而不利于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和筹资管理的决策。
3、按目标价值确定资本比例是指证券和股票等以公司预计的未来目标市场价值确定资本比例,从而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
资金成本的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只是强调归集成本需要准确核算,没有要求分配成本和发出存货计量准确核算。因为分配成本和发出存货计量方法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归集成本的准确性之上的。企业按规定选择一个发出存货计量方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把分配成本发出【即结转】就可以了。
例如:分配成本时某一个成本对象多分配一点另一个成本对象少分配一点,或者在第一个年度多分配一点在第二个年度少分配一点,只要在受益期间里和受益对象中把分配成本按发出存货计量方法全部发出去就都是正确的,任何人和部门都不能说企业是错误的,如果非要说,只不过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低不同的技术问题而已。
在选矿中,得到的某一产品的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称为该产品的产率;
在选矿流程中,也可以通过产品的品位计算精矿产率:
精矿产率=(原矿品位α-尾矿品位θ)÷(精矿品位β-尾矿品位θ)
选矿回收率有实际回收率与理论回收率两种:
实际回收率=[(实际精矿数量(吨)×精矿品位)÷(原矿处理量(吨)×原矿品位)]×100%
理论回收率=[β(α-θ)÷α(β-θ) ]×100% 式中符号同前
一般理论回收率要高于实际回收率,但不会差别太大。选矿厂两种回收率都用,根据二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选矿中的不正常情况。
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相对回收率严格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回收试验法,另一种是加样回收试验法。前者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同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第二种是在已知浓度样品中加入药物,来和标准曲线比,标准曲线也是在基质中加药物。
则精矿产率可由它们的品位计算:=(α-δ)/(β-δ)×100%;α、β和δ分别代表给矿、精矿和尾矿的品位(%)。这种由产品品位计得的产率,又称为理论产率。
扩展资料:
根据站内的工艺设备以及管道情况,与储罐连接的共3条管道,一条为气相管道,一条为槽车输送天然气至储罐进液的管道,还有一条为储罐输出天然气的出液管道 。
按照储罐的内部结构,槽车输送天然气的进液管道是从储罐的顶部进入,而储罐输送液化天然气的出液管道是从储罐底部输出。
因此,为可将槽车内的天然气与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直接相通,在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增加一处旁通管道及阀门,为此可根据操作情况需要,适时开启旁通阀门,即可将出液管与进液管相通。旁通管道及阀门增加后,工艺操作步骤也相对进行调整,调整如下 :
1、改进前
(1)槽车开始卸车时,开启储罐进液管道阀门和槽车出液阀门,将槽车内的液化天然气输送至储罐内。
(2)卸车末段时,槽车内压力缓慢降低,达到与槽车内基本一致时(约为0.4 Mpa),卸车完成。
2、改进后
(1)槽车开始卸车时,开启储罐进液管道阀门和槽车出液阀门,将槽车内的液化天然气输送至储罐内。
(2)卸车末段时,槽车内压力缓慢降低,达到与槽车内基本一致时,关闭储罐进液阀门,同时开启旁通管道阀门以及储罐出液阀门,使槽车输送的天然气从储罐底部进入,将槽车剩余的气态天然气与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从而达到气态转换液态的目的。
(3)直至槽车内压力降至0.2 Mpa时(按要求槽车内必须保持一点压力),关闭槽车与储罐阀门,卸车完成。改进工艺操作后,通过几个月的数据统计,回收率明显提高。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期间内的发出总额/期间内的平均库存
周转天数则反之,=期间内的日平均库存/期间内的日发出总额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一个期间内存货能周转几次,数值越大,库存的利用率越高。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