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xì hú)(误称泻湖由于潟字少见并被不少人认为是繁体字,其实不然):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
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
潟湖是由海面升降运动形成的。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
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海岸与滨岸坝之间,有水道与外海相通的浅水区。
滨岸坝是由波浪堆积而成的砂坝或砾石坝,或是珊瑚礁坝,相应地分为两种类型:海岸潟湖和珊瑚潟湖。
潟湖具体的指:
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
海岸与滨岸坝之间,有水道与外海相通的浅水区。滨岸坝是由波浪堆积而成的砂坝或砾石坝,或是珊瑚礁坝,相应地分为两种类型:海岸潟湖和珊瑚潟(xì)湖。潟湖形成后由于与水体连通性的差异,导致其水体盐度出现差异,据此可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珊瑚潟湖由环状珊瑚礁环绕或由坝状珊瑚礁相隔而成,水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海岸潟湖分布广,估计约占全世界海岸线的13%,多形成于潮差较小或中等、波浪能量较低或中等、有丰富沉积物足以形成起保护作用的滨岸坝之处。珊瑚潟湖的分布局限于具备珊瑚生长条件的热带开阔海域,主要见于距赤道南北纬25°以内。珊瑚潟湖从小环礁湖到直径2.5~100公里的大环礁湖均有。深度很少超过20米,有许多更浅。滨岸坝潟湖特点是长,在美国东海岸断续长达1,500公里。澳大利亚南部的吉普斯兰(Gippsland)潟湖群形成在长约149公里的滨岸坝后方。湖深1~6米。潟湖湖水的循环受潮流入口宽度、潮差和附近陆地径流注入量的影响。吹入潟湖的大风也有影响,可吹高湖面,停息时则使湖水外洩。湖水流速在横穿滨岸坝的水道中最大,吉普斯兰潟湖入口处潮流流速达3海里/小时,在河流洪水入海时可增大到7海里/小时。在珊瑚环礁潟湖中,径流很少或没有,只在潮流很大时引起海水的进出。在水温与盐度方面,珊瑚潟湖的湖水与外海上层海水相同。海岸潟湖的水温与盐度因气候变化大而变动较大。由于水浅,水温接近气温,冬季比外海低,夏季比外海高。盐度则随进入潟湖和径流量与潮流量之比而变化。潟湖区的植物取决于当地的气候与湖水盐度。热带潟湖中红树林繁盛,温带潟湖中常生长盐沼植物。植物的种属取决于植物的耐盐度和湖底条件。盐度较小的湖区发育芦苇沼泽,盐度接近外海时生长盐生植物。海岸潟湖中的动物多为生长在软泥或沙中的牡蛎等软体动物。珊瑚潟湖中的动物多为造礁动物,海岸潟湖在下沉区、稳定区和上升区都可形成,只要岸坡比涌浪所需的平衡剖面低平、物质丰富,足以形成滨岸坝。海岸潟湖中由于持续的沉积作用、河流泥沙的注入、植物作用和咸水的絮凝作用,沉积速率比外海大得多。德克萨斯州潟湖中的沉积速率平均为每百年1米。暴风或海啸可暂时抬高海面、冲破滨岸坝或越顶而过,对潟湖产生重大影响,短时间改变其轮廓,引起侵蚀和堆积。珊瑚潟湖较能抵抗暴风浪的袭击。潟湖的发育随时间而变化。达尔文的环礁下沉成因说经钻探证明是正确的。当珊瑚在下沉的基底上能维持适当的生长水准,环礁就能继续形成潟湖,而湖底由于有来自礁上的珊瑚或钙质沉积而维持其深度。海岸潟湖也受冰期後海面上升的影响。海面上升太快时,滨岸坝岛将被淹没,导致潟湖消失。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例如中国的高雄港)。
泻湖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永暑礁盘长约26公里,宽约7.8公里;面积高达108平方公里在南海中数一数二,甚至超过了很多群礁的总面积。但是永暑礁是由珊瑚虫堆积而成,目前还处在发育阶段。 在人工干预之前该礁盘大部分都隐藏在水下1.5米的位置,只有在落潮时才有几平方米大小的一块暗礁能够露出水面。 永暑岛地理位置 通过航拍照片显示永暑礁盘内是发育中的泻湖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水深从14.6到40米不等;经过开通航道完全成为大型船舶的停泊之处。
波浪破碎产生的沙坝上升而成;沿岸流形成的沙嘴破裂后产生了进潮口。障壁岛使沿岸部分水域与海洋隔离,仅借助于潮道相沟通,被隔离的部分即发展为潟湖。因此,漏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面升降运动。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潟湖的作用是防洪,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保护海岸,由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中国属于潟湖的湖泊有:宁波东钱湖,品清湖、七股潟湖、戈佐内海、科勒潟湖、杭州西湖。
以杭州西湖最有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亚洲第一大泻湖越 南 顺 化 省 的 T a m Giang– Cau Hai泻湖,以其22 000公顷水面, 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泻湖生态系统。 水域周围共有33个社区和326个村庄, 人口 达1 0万之众, 直接依赖泻湖捕鱼和水产养殖为生。 另 有20万人间接依赖泻湖, 在附近沿海地区从事水产养殖等活动。 总之, 泻湖为顺化省一百万人口中的三分之一提供了稻米、 鱼和收入来源。
西湖是潟湖
杭州西湖的魅力,毫无疑问让它成为国庆期间全国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一湖千年,西湖沉淀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此刻的你,是逛西湖的一员吗?
你知道西湖之名始于何时吗?
关于西湖,你知道多少?
事实上,西湖,有很多“别称”。
西湖在古时与江海相通,是一个小海湾,吴山、宝石山则是环抱海湾的两个岬角,随着钱塘江沉淀逐渐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潟(xì)湖,尔后再由潟湖形成一个天然的淡水湖泊。
西湖之名始于唐代后期,她还有许多曾用名:武林水、钱塘湖、贤者湖……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其历史与故事。
一曰武林水。
今西湖群山古称灵隐山,又称武林山,乃湖水之源,故西湖也称武林水。
二曰金牛湖。
汉时,有金牛在湖内涌现,故名。相传出现的地方,即今涌金门的涌金池。故城门也定名涌金门。
三曰明圣湖。
金牛出现是祥瑞的象征,故又名明圣湖。《水经注》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莫测,湖取名焉。
四曰钱塘湖。
因这个湖泊在钱塘县境内故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钱塘湖春行》一诗。
五曰石函湖。
唐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为疏浚湖水,在今石函路东端筑石函闸,故名石函湖。
六曰西湖。
呼西湖之名始于唐代后期。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一名称,则是北宋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
七曰西子湖。
苏东坡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遂有西子湖之名。
八曰美人湖。
北宋苏东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中国古代美女西施。
清代诗人有“若把西湖比西子,西湖原是美人湖”一说,遂有美人湖之名。
九曰贤者湖。
南宋仉思,官至兵部尚书兼皇帝侍读官。他把西湖的出名,归功于唐宋以来多位贤牧守李泌、白居易、苏轼等的治理,而垂功德于民,故把西湖称为贤者湖。
潟湖毫无疑问绝对属于内水。
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被陆地包围的陆锁海和湖泊也属于内水。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是被陆地包围的陆锁海和湖泊,肯定是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