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洋 面积: 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岛屿 太平洋约有岛屿一万个,总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火山岛、珊瑚岛)。 海底地形 可分为中部深水区域、边缘浅水区域和大陆架三大部分。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7%,200-2 000米之间的边缘部分约占7.4%,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占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条岛孤,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 000米。夏威夷群岛和莱恩群岛将中部深水区分隔成东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锥。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 二,大西洋 面积: 面积9 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约为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重要的岛屿和群岛: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三,印度洋 面积:7 491.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为世界第三大洋。 岛屿: 印度洋有很多岛屿,其中大部分是大陆岛,如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东岸边缘许多小岛以及索科特拉岛、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另有很多火山岛如留尼汪岛、科摩罗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等。此外在中印度洋海岭北部上的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以及爪哇西南的圣诞岛、科科斯群岛都是珊瑚岛。 四,北冰洋 面积: 1 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岛屿:加拿大的北部 冰岛、格陵兰(丹)
格陵兰岛还拥有着大量的财富,那就是天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像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等等的储量都十分庞大。但是由于这些资源都是藏在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进度十分困难。
但是有美国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开始变暖,冰层慢慢融化,那时开采资源会相对容易很多。
是东矶列岛。
东矶列岛,地处临海市东部的洋面上,距离大陆较远,整个列岛约有50多个岛屿组成,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海波浩渺的海洋上。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东矶岛、雀儿岙岛、田岙岛。
浙江省。
中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是浙江。
浙江省位于东海的近邻,东经118°01'至123°08',北纬27°01'至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多岛多,有2100多个岛,是中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海域,属浙江省。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衢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金塘岛、鲁家峙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65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岛。 舟山是中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包括1390个岛屿,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内海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
岛屿最多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岛屿最多的岛国,是印度尼西亚。
1521年,当麦哲伦在马里亚纳群岛登陆,就注定了关岛会被西班牙所攫取,至此,欧洲在太平洋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殖民地,这是密克罗尼西亚古老的定居文明第一次遭受外族的入侵。
查莫罗人(Chamorro)是4000年前的东南亚移民,查莫罗文明作为该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本土文明,或因为疾病,或因为欧洲入侵者的作恶,竟几近毁灭。其存活人口仅余几千,其语言曾一度被推向灭绝的边缘。然而,密克罗尼西亚的悲情历史才刚刚开始。
下一个到达的是德国人。德国人起初是因为商业需求,后来在骄傲、扩张的野心和所谓的帝国荣耀的驱使下对此地产生了兴趣。一开始,西班牙对这位中欧竞争对手强行进入其"领地"的无礼要求应付无能,采取回避行为,不过最终还是默许了。德国商人在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上建立了椰干和棉花种植园,到19世纪末期,这两处群岛归属德国总督管辖,并由德国东亚舰队负责保护。这支蓝水海军是拥有6艘船的巡洋舰中队,他们最终在亚洲其他地区建立了固定的海军基地。
同一时间,美西战争后,西班牙向美国拱手让出了关岛的控制权,美国为了本国舰队的便利,在关岛建立了一处加煤站。令本来就已混乱不堪的局面更加严重的是,英国也开始对密克罗尼西亚的东部进行蚕食,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Gilbert Islands)及其附近的埃利斯群岛[如今的图瓦卢(Tuvalu),旧称埃利斯群岛(Ellices),又叫潟湖群岛]。
02.一战后的日本的殖民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这片区域的列强纷争。"一战"初始,日本与英国结盟,其海军行动迅速,很快就将西太平洋上的海路尽数控制,至少切断了德国人的贸易线路。日本人接下来要做的是:赶走德国海军,在密克罗尼西亚侵占某些东京当权者认为有商业利益以及战略价值的岛屿。到1914年10月,日本军队几乎牢牢地控制住了所有的岛屿。
对密克罗尼西亚来说,这是第三次遭受外族的正式侵占。当时的东京报纸定期刊登相关照片,展示留着胡须、挂满勋章的日本官员在一处又一处的岛屿上,开设甘蔗制糖厂、开办学校、开通铁路等情景。这些图片迎合了日本大众对"南洋"(此处指南太平洋)的向往之情,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助长了日本固有的扩张意图,那就是想要统治一片甚至比密克罗尼西亚更为广阔的疆域——正如所发生的那样,其统治权最终是为更广泛的用途和更邪恶的意图、野心而服务。
19世纪初,以波利尼西亚女性(wahine)、热带花卉和粉红色的珊瑚海滩为特色的南太平洋本土小说曾风靡一时,受此影响,19世纪的人们普遍对南太平洋这片浪漫之地怀有向往之情,但日本并不属于此类情况。那时候,很少有人会理解为什么东京对占领密克罗尼西亚如此热衷。在日本,竹越这类人为了让他们的观点深入民心,仍然花费了一点时间,但是当这种观点被社会所接受之后,日本军方迅速绑架了此概念,为其极具侵略性的民族主义观念服务。
日本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德国人的手中抢走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这让许多西方人感到不安。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大有必要的。
1941年以后,日本偷袭珍珠港、闪击马来西亚、侵占中国香港之后,这些在那时就装备精良、防守严密而令人生畏的岛屿[帕劳群岛、楚克岛、贾卢伊特环礁(Jaluit Atoll)和马绍尔群岛中的两个环礁岛——马朱罗和夸贾林],均能用作进攻西方军队的前哨基地。很明显,日本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为此做准备,这也证实了西方的怀疑:日本占领这些岛屿的用意,一直以来就是为了在军事上称霸世界。
南太平洋海域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岛屿,它位于南纬19.22°、东经159.93°。这座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的奇怪岛屿被称为“桑迪岛”(Sandy Island),泰晤士世界地图则将其标注为西博尔岛。从卫星地图中看到的“桑迪岛”很细长,好像是在南太平洋珊瑚海上的一个巨洞,南北长度预计达到16英里,也就是大概有25公里长,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太平洋岛屿
太平洋岛屿是指分布在太平洋的各岛屿。
据统计,太平洋是地球上岛屿最多的大洋,计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中部横亘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马来群岛东西长4500多公里,它们把太平洋西部水域分隔成近20个边缘海、数十条海峡和水道。
科西嘉岛、马提尼克岛、圣路易岛、巴厘岛、西堤岛等。
以下的都是岛或群岛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该领地的行政长官驻地——在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太平洋岛屿的气候暖热湿润,除部分珊瑚岛外,植物都比较繁茂。热带雨林广布美拉尼西亚,以棕榈科植物和树状羊齿类植物为主。降水少或有干季的地方森林被草原代替。在河谷和海滨有沼泽。在潮汐涨落的地区遍布红树林。在低平的珊瑚岛上,植被稀疏,多生长着露兜树、木麻黄和椰子树等。由于太平洋岛屿的地理位置孤立,植物种较少,而且多特有种。例如,夏威夷群岛的植物有90%以上是特有种,新喀里多尼亚岛的2500种有花植物中80%是特有种。 太平洋岛屿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各岛面积都比较小,可以充分得到海洋的调节,虽属热带气候,但气温并不太高。 一般说来,太平洋岛屿的年均温在26—28℃之间。除个别岛屿外,年均温很少有超过29℃或低于24℃的(表9-8)。赤道地带的年较差不超过1℃,在纬度较高的地方,如新喀里多尼亚,超过5℃,仅太平洋西北部地带,因受季风影响,有超过10℃的。 总体说来,是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总的来说,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同时海洋中生物的种类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每一种动植物的分布密度则是高纬度区大于低纬度区,在高纬地区多优势种。在大洋表层大量繁殖着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近海的海底植物,在温带有鹿角藻类和昆希科藻类(主要是海带),在热带有褐藻、绿藻及多种细藻。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众多水藻为近海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繁殖多种软体动物、软体虫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以及珊瑚虫等,并出产大量鱼蟹。在岛屿和滨海带是海鸟的栖息地。大洋中有不少兽类,如鲸、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