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简介?

时间:2025-03-19 01:24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桂林漓江简介?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 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漓江两岸的山峰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起奇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古今中外,不知多少骚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 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欢迎您漫游漓江。您将尽情领略到漓江两岸秀丽的风光,欣赏到这神话般的美景,饱餐大自然的秀色,留下您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

二、漓江历史朝代?

漓江曾是岭南与中原交往的水上重要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秦监史禄在今兴安县境凿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水系。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 (1287) 镇南王托欢率师征交趾, 设银江站于县东。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于县境漓江分置千秋峡、白石潭、芦田市3巡检司。20世纪30年代后,漓江航运地位与作用逐步为公路、铁路所取

三、建兰漓江雪兰花简介

建兰漓江雪兰花简介

建兰漓江雪兰花,学名Lanjiang Snow Orchid,属兰科植物,是中国南部独特的一种兰花品种。其雅致的花姿和迷人的香气使其成为园艺爱好者和花卉收藏家的宠儿。

建兰漓江雪兰花起源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地区,因其生长在漓江附近而得名。它快速成长,花期较长,花朵大小适中,通常具有白色、粉色或淡紫色的花瓣。花朵绽放时,整个植株仿佛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雪白衣裳,给人以温馨而优雅的感觉。

建兰漓江雪兰花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兰花被广泛认为是高雅与纯洁的象征。建兰漓江雪兰花正是兰花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兰花之王”。它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花香征服了许多人的心。

建兰漓江雪兰花的特点

建兰漓江雪兰花是一种耐旱、耐寒、喜湿润环境的兰花品种。它具有以下特点:

  • 高度适应性:建兰漓江雪兰花适应能力强,既能耐寒又能耐旱。这使得它成为适合栽培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花卉。
  • 生长迅速:建兰漓江雪兰花具有快速的生长速度,从幼苗到成熟植株只需短短几年时间。
  • 花朵优美:建兰漓江雪兰花的花朵美丽而优雅,花瓣柔嫩光滑,颜色鲜艳且持久。
  • 香气撩人:建兰漓江雪兰花散发出迷人的花香,室内种植可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氛围。
  • 易于养护:建兰漓江雪兰花生长习性稳定,对光照、水分和温度要求适中,养护相对简单。

建兰漓江雪兰花的栽培技巧

要成功栽培建兰漓江雪兰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建兰漓江雪兰花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环境。室内种植可在窗边或阳台上放置,室外种植则选择明亮但避免强直射日光的地方。
  2. 合理施肥:建兰漓江雪兰花需要定期施肥,但不可过量。选择适合兰花的肥料,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肥料说明进行施肥。
  3. 适时浇水:建兰漓江雪兰花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不能过湿。注意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4. 管理病虫害:建兰漓江雪兰花较为抗病虫害,但仍需及时清除枯叶和感染病害的花朵,以免影响整株植株的健康。
  5. 适时修剪:建兰漓江雪兰花花期结束后需要适时修剪,促进新花芽的产生和植株的生长发育。

建兰漓江雪兰花的文化价值

建兰漓江雪兰花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植物,它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一直被视为高尚、吉祥和纯洁的象征。

作为兰花的顶级品种,建兰漓江雪兰花更是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它被广泛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盆景艺术和花坛布置。它的美丽与香气为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也成为文化活动和社交场合的重要元素。

此外,建兰漓江雪兰花还被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建兰漓江雪兰花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助眠的功效,被用来治疗一些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结语

建兰漓江雪兰花作为中国南部特有的兰花品种,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貌和迷人的香气,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它的栽培相对简单,适应性强,是花卉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种植和欣赏建兰漓江雪兰花,不仅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还能感受到自然的原生态之美。让我们一起走进建兰漓江雪兰花的世界,欣赏它的美丽,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四、阳朔漓江的历史?

漓江属于珠江水系,发源地在桂林北面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离这里88公里。猫儿山是史称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海拔2238米,号称中南最高峰,漓江由猫儿山下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兴安县境内至今还保留着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灵渠”,它是中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史称“兴安灵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连接起来。湘江在湖南境内,属于长江水系。大自然赋予地理山川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赋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无水不东流”是因为地球西部地形高,东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谓“湘漓分流”、“相离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五、漓江历史最高水位?

昨天早上漓江市区段水位达147.9米,为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

昨天早上5时05分,漓江市区段水位达到147.9米,超过警戒水位1.9米,是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也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位。

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本轮暴雨过程已趋于结束;同时,通过水利部门对上游水库积极调控,漓江水位逐渐降低,预计今天上午漓江水位可降至警戒线以下。

六、地质演化历史?

地质发展史:

最早的地层是奥陶纪(D)的灰岩,上面是石炭纪(C)和二叠纪(P),着三个地层单元是整合接触。之后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一个向斜(核部是二叠纪地层,两翼是奥陶纪和石炭纪地层)。之后侏罗纪砂岩角度不整合接触于之前的所有地层。白垩纪和侏罗纪整合接触。最后全区整体发生构造变动。

七、陕西地质历史?

众所周知,现在的陕西从地理上分为陕北的黄土高原、关中的渭河平原和陕南的秦岭山脉三个部分。可是,你知道地质历史上的陕西是什么样子么?事实上,3亿年前的陕西是一片汪洋大海

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3.55——2.95亿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在石炭纪晚期,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

八、关于漓江的历史资料?

漓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游干流)的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在兴安县境,自溶江镇河口,接古运河灵渠,为漓江起点(古代水文认为:灵渠为漓江的上源),接小溶江后出境。

漓江曾是岭南与中原交往的水上重要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秦监史禄在今兴安县境凿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水系。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 (1287) 镇南王托欢率师征交趾, 设银江站于县东。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于县境漓江分置千秋峡、白石潭、芦田市3巡检司。20世纪30年代后,漓江航运地位与作用逐步为公路、铁路所取代。

九、漓江历史事件?

广西桂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个誉满中外的山水城市。

唐朝杜甫说“宜人独桂林”;宋代范成大称“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随后李曾伯直书“桂林山川甲天下”。

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桂林这个地名,那里没有山和水,也没有桂树成林。那么,桂林这个地方是如何得名并名满天下的呢?这要从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说起了。

话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被孙悟空搅黄了,天庭的四大仙女——嫦娥、织女、麻姑和元女便结伴游览瑶池的风光。一路上只见仙山琼阁,玉树银花,一派迷人的风光。

走着走着,麻姑突然说:“转了一圈,瑶池风光也不过如此,就凭我们的法力,再造一座也不云南石林难。” 嫦娥当即表示同意:“说的是啊,我们为何不找个地方施展法力,也造个新的瑶池玩玩?” 元女小心地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犯天条的大罪啊!” 西湖美景织女提议说:“我们不如到人间去,各自选个地方施展法力,造一座园林,看谁造得更美?” 其他三位仙女欣然同意,于是决定三日内看谁能造出人间最美的园林。

龙门石窟第一天,麻姑在现今的云南省路南县造出了一片石林,就是现在的云南石林,堪称“天下第一奇观”。麻姑喜不自禁。 第二天,织女选中了杭州,造出了西湖美景,织女不禁笑靥如花。 第三天,元女来到了现在的洛阳,大展法力造出了名扬海外的龙门石窟。她玉手一指,遍地开满了姹紫嫣红的牡丹。元女看着自己的佳作甚为得意。

三天来嫦娥到处找寻,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地方。眼看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她急忙向南飞去,路过如今的桂林,眼见赤地荒芜,无山无水,百姓生活困苦。嫦娥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嫦娥从月宫取来桂树种子,种下了遍地的桂花树,从此便有了“桂林”这个美丽的名字。她又乘着五彩祥云来到北方崇山峻岭之间,向着群山吹了一口仙气,将一座座大山变成了一匹匹骏马,她自己骑上一匹快马,带领着马群一路跋涉来到了桂林。 嫦娥把马群变回石山,并且按照自己的设想摆放这些大山,使得桂林群峰耸立、奇洞幽深,再加上一片片桂树林,简直是美不胜收。嫦娥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突然发觉桂林虽美,但仍缺少一湾溪水。

嫦娥想到瑶池“借水”,但是因为王母娘娘早就发觉她们的所作所为,已派天兵天将将瑶池把守起来,就连天河也看守得滴水不漏。 正在嫦娥愁眉不展的时候,南海观世音菩萨路过这里,被桂花的奇香吸引,见到这里奇峰林立,巧夺天工,不禁大加赞赏。 当她环顾四周发现少了一条江河,便觉得少了些灵气。 嫦娥赶快来到菩萨面前问道:“不知菩萨可有妙方?” 菩萨闻言说道:“这有何难,只要你在这群山之间开出一条河道,再将我这玉瓶中的水倒入,不就碧波荡漾,水到渠成了吗?” 嫦娥听了顿时眉开眼笑,接了玉瓶,谢过菩萨就去开凿河道。菩萨一再叮嘱嫦娥,第二日五更必须归还宝瓶,否则将会被关在月宫,不许离开一步。 嫦娥满口答应,便开始在群山间选择合适的河道。嫦娥仙子不停地构思,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位置。 这时,天鸡报晓打断了她的沉思,她决定冒着被菩萨惩罚的危险,完成她设想的河道。 正当嫦娥忙得起劲时,太阳神的车轮已跃上东山,她一吃惊,将手中的玉瓶掉入河道,瓶中的水瞬时流出,一股清流缓缓向南流去,桂林顿时水波荡漾,倒映成辉。

因为嫦娥的错误,观音菩萨的宝瓶变成了净瓶山,菩萨很生气,责令嫦娥归天。 嫦娥和桂林的百姓分别的时候,泪水洒满江河,于是百姓们就把这条河取名为漓江。 从此,桂林的山水便名扬海内外了。

十、周朝历史简介?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1-2]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3-5]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6-8]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为“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9]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河南中部郑州新郑市始祖山一带的潩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 [10] ,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为“天下共主”。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