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牧牛山南面名叫东山,位于洪山路南口,从山大辅仁中学旁的牧牛山继续向南走就到了。山下是中井庄,山上建有山体公园可供游客免费游览。东山并不高,只是一个小山丘而己,翻过东山接着南行就可到达济南著名的龙洞风景区了,这条线路非常适合徒步探险。
济南牧牛山公园是免费开放的,不需要门票。公园是在济南市旅游路福地街附近。
公园位于济南市双井片区,海拔240米,占地面积300亩,在济南众多山体公园中,算不得突出。牧牛山山峰突兀与两山岭之中,形成两侧丘陵山谷,自然而然形成了该片区中最靠南的居住区。
牧牛山和南部山脉地势相通,整体上形成了一处城郊的楔形绿地,插入城市。居住区路网顺山势布置,呈环状布局,奠定了这个片区山城相融的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牧牛山周边城市用地将不会发生变动,人口将趋于固定,从而形成一处环境特色居住片区。
牧牛山停车位置:牧牛山是普通小山体公园,是附近居民遛弯运动的好去处。周围有停车位,不是很多,冬天人少,车也少,所以车位还是可以的。
地址:导航牧牛山西门需要再往南走,更精准的话可以导航龙洞PCS,就在PCS的西侧。可以开车上去,停车位置比较充裕。
济南牧牛山山体公园停车场位于牧牛山东侧山腰平地处,车库共设置有3层,可同时停放小型私家车35辆左右。车库前的空地也增设了停车位,方便前往山体公园游玩的市民停放车辆。
济南牧牛山有很多小花正在含苞待放,柳树变得嫩黄,很多植物都在发出新绿,很美!
虞山东南蜿蜒入城,有吴文化始祖先贤仲雍墓,古吴国第一代国君周章墓,开启东南文化之祖、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的言子墓,还有辛峰亭、虞山门、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台,山北、山巅有兴福寺、维摩山庄、古剑阁、藏海寺等名胜及明未民族英雄瞿式 墓,还有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明代抗倭名臣王扶墓,明未清初一代文宗钱谦益及才女柳如是墓,清代大画家、开创“虞山画派”的王石谷墓,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支持维新变法的翁同和墓,清未民初慕名文学家曾朴墓等。环山上下寺庙众多,环境清幽,主要有铁佛寺、藏海寺、宝岩禅寺、兴福禅寺、小云栖寺;附近还有尚湖庵、药师庵、李王庙等古迹。
根据地质成因,土可以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积及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
土的成因类型特征
根据土的地质成因,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积及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一定成因类型的土具有一定的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土层空间分布规律和一定的土类组合、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但同一成因类型的土,在沉积形成后,可能遭到不同的自然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1. 残积土 形成原因: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如在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及平缓的山坡,残积土较厚。
工程特征:一般呈棱角状,无层理构造,孔隙度大;存在基岩风化层(带),土的成分和结构呈过渡变化。
工程地质问题:
(1)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均匀性差,孔隙度较大;
(2)建筑物沿基岩面或某软弱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原因原始地形变化大,岩层风化程度不一。
2. 坡积土
形成原因:经雨雪水洗刷、剥蚀、搬运,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上部与残积土相接。
工程特征:具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成分、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
工程地质问题: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沿下卧残积层或基岩面滑动等不稳定问题。
3. 洪积土 形成原因:碎屑物质经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挟带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因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称洪积扇。
工程特征:具分选性;常具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近山前洪积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压缩性低;远山地带,洪积物颗粒较细、成分较均匀、厚度较大。
工程地质问题:洪积土一般可作为良好的建筑地基,但应注意中间过渡地带可能地质较差,因为粗碎屑土与细粒粘性土的透水性不同而使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
4. 冲积土 形成原因:碎屑物质经河流的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形成,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可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及河口三角洲相。
工程特征:古河床相土压缩性低,强度较高,而现代河床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透水性强;河漫滩相冲积物具有双层结构,强度较好,但应注意其中的软弱土层夹层;牛轭湖相冲积土压缩性很高、承载力很低,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但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常形成硬壳层,可作低层或多层建筑物的地基。
5. 湖泊沉积物 形成原因:分湖边沉积物和湖心沉积物两类,湖边沉积物由湖浪冲蚀湖岸形成的碎屑物质在湖边沉积而形成的,近岸带多为粗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为细颗粒的砂土和粘性土;湖心沉积物由河流和湖流挟带的细小悬浮颗粒到达湖心后沉积形成的,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夹有细砂、粉砂薄层。
工程特征:湖边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斜层理构造,近岸带土的承载力高,远岸带则差些;湖心沉积物压缩性高,强度很低;若湖泊逐渐淤塞,则可演变为沼泽,形成沼泽土,主要由半腐烂的植物残体和泥炭组成的,含水量极高,承载力极低,一般不宜作天然地基。
6. 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可分为如下四类:
滨海沉积物:主要由卵石、圆砾和砂等组成,具有基本水平或缓倾的层理构造,其承载力较高,但透水性较大。
浅海沉积物:主要由细粒砂土、粘性土、淤泥和生物化学沉积物(硅质和石灰质)组成,有层理构造,较滨海沉积物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大而强度低。
陆坡和深海沉积物:主要是有机质软泥,成分均一。
海洋沉积物:在海底表层沉积的砂砾层很不稳定,随着海浪不断移动变化,选择海洋平台等构筑物地基时,应慎重对待。
7. 冰积土和冰水沉积土
冰积土和冰水沉积土是分别由冰川和冰川融化的冰下水进行搬运堆积而成,其颗粒以巨大块石、碎石、砂、粉土及粘性土混合组成。一般分迭性极差,无层理,但冰水沉积常具斜层理。颗粒呈棱角状,巨大块石上常有冰川擦痕。
8. 风积土
风积土是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岩石的风化碎屑物被风吹扬,搬运一段距离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一类土。颗粒主要由粉粒或砂粒组成,土质均匀,质纯,孔隙大,结构松散。最常见的是风成砂及风成黄土,风成黄土具有强湿陷性。
武夷山地区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碎屑岩,这说明本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 在中生代晚期,本区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继之为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已发现本区有丰富的火山机构,为典型的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其后,武夷山地区发育了一套河湖相沉积,产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成为研究我国东部侏罗~白垩系地层及时代划分的典型剖面。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 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第四纪以来,武夷山西部的黄岗山大幅度上升了1000M。,而东部崇安~武夷宫盆地上升幅度缓慢,使武夷山地区在30km的范围内,高度相差1950m,平均坡降 6.5%.发育了从中山到丘陵盆地的系列地貌类型和从西到东的 2100m~2200。、1800rn~1900m、1100m~1200m、700m~800m、500m~550m和400m左右等六级夷平面。受地质构造的严格控制,西部发育了长达几十公里岩壁陡峭的深大断裂谷和断块山脊,如黄岗山~大竹岚的断层深谷川W和FW向断裂谷与NNE、NW断裂构成了典型的格子状构造地貌。东部地区因受NNEJW和EW断裂构造的控制,发育了曲折多弯的溪流和柱状、锥状、悬崖等丹霞地貌,形成山水相融的九曲溪风光。EW和SN向断裂构造产生了风景似画的章堂涧、倒水坑至牛栏坑、九龙窠和流香润的“王”字型断裂谷系。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 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丰富的地貌类型是地质构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我国同类地貌中山体最秀、类型最多、景观最集中、山十结合最好、视域景观最佳,可入性最强的自然景观区,为此,在中国名山中享有特殊地位。
据了解,济南黄河隧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隧道北连鹊山、济北次中心,南接济泺路, 隧道全长 4760米,其中盾构段长 2519.2米,管片外径 15. 2米,内径 13.9米。设计为双管双层,上层为双向 6车道公路, 下层为预留轨道交通、烟道、纵向逃生通道、管廊等,项目预计 2021年 10月全线贯通。该项巨大的工程突破了六大难点:
1、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施工风险高。
万里黄河从河南境内到出海口逐渐形成地上悬河,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11.62米,隧道最低点位于河床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6.5巴,施工风险高。工程采用两台世界上先进的德国海瑞克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盾构段开挖掘进作业,根据勘察的地质条件在盾构机选型方面进行了“量身打造”。
2、盾构机长距离穿越钙质结核层,对刀具磨损特别大。
盾构段埋深26.3-54.6米,盾构段穿越地层主要以粉质黏土为主。盾构在钙质结核地层掘进中,易造成刀具磨损、刀齿崩断;核径较大钙质结核易造成格栅口堵塞,排浆困难。选择合适的刀盘设计、刀具配置,尽量减少换刀频次,并实现安全高效的换刀作业,是盾构施工的重点,也是工期控制的难点。
3、隧道穿越全断面粉质黏土,盾构施工难度大。
本工程穿越地层主要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层,细颗粒含量高,盾构在全断面粉质黏土地层掘进会造成泥浆比重增大,产生大量的废浆;土质黏性高,刀盘易结泥饼,排泥吸口易堵塞。选择合适的泥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提高泥水处理效率,选择合适的刀盘开口率及冲刷系统,将是项目工作的重点。
4、公轨合建隧道首次采用π型箱涵同步施工,施工控制难度大。
盾构段隧道设计双管双层隧道,上层为双向六车道的市政公路,下层为轨道交通预留工程。隧道管片拼装完成后,进行π型箱涵安装,边箱涵现浇。本项目π型箱涵尺寸为5.42m*6m*2m,是国内超大π型箱涵首次采用同步安装工艺,面临预制、吊装、运输、安装等一系列难题。受公轨合建轨道交通限界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箱涵安装精度要求相当高,是项目施工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提高箱涵预制的精度,提前测量放样,把控好参数。
5、临近地上悬河超深基坑施工,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本工程位于一级黄河阶地,所在场区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深度最大达35米,宽度达50米,是济南地区开挖深度、宽度最大的基坑,无工程类比经验,存在基坑涌水、支护失稳等风险。地连墙最大深度60米,吊装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6、隧道沿线穿越多所建(构)筑物,沉降控制要求高。
本工程穿越鹊山片区低矮房屋群、黄河南北岸大堤,侧穿绕城高速桥桩最小净距3.9米,南岸紧邻主干道、居民区,沉降控制是本工程实施的重点。
另外,还有济南黄河隧道北延工程,该工程沿黄河隧道向北穿越鹊山水库,接入省道 S101,直至国道 G308。北延工程规划定位为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预留土建工程共用的隧道,是联系大桥城市副中心与主城中心区的重要交通走廊, 承担着均衡中心区过河交通客流与车流、完善城市道路网与轨 道网、支撑先行区发展的功能。
大别山,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它是如何形成的?又蕴藏着怎样的地质奥秘?让我们走近大别山,一探究竟。
大别山位于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等省份,地处长江中下游盆地和华北平原之间,是中国地质构造的重要分界线。
大别山是在距今约20亿年前至1.8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到中生代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学家认为,大别山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有关,由于板块构造运动及地壳岩石变质作用造成了大别山褶皱带的形成。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江南板块”三大板块结合部位。地表裸露的岩石中,既有古老的花岗岩、片麻岩和麻粒岩,也有纤维岩和大理岩。这些岩石中记录着大别山地区漫长的地质历史。
大别山地质遗迹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地质资源。在大别山地区,可以发现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铅、锌、金、铜等金属矿床,以及煤、石灰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同时,大别山地区还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如众多的地质断裂带、地质构造遗迹等,吸引着众多地质爱好者和科研人员前来探寻。
大别山的形成和构造对中国地质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国古地质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大别山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走近大别山,不仅可以领略壮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发现中国独特的地质奇观。大别山造山带的神秘面纱,正等待着您来揭开。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期您能对大别山的地质奥秘有更深入的了解。
位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的九盘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地处祁连山脉北麓,东与阿尔金山相连。
九盘山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而著名,山脉上有众多高海拔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此外,这里还有绵延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各种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
1. 九盘山主峰:可以选择徒步登顶,俯瞰山脉全貌,感受大自然的震撼。
2. 九盘山高海拔湖泊观光:游客可到当地景区游船观湖,或选择徒步深入体验湖泊的清幽和安宁。
3. 九盘山原始森林徒步探险:沿着指定路线徒步,感受大自然的神秘与奇妙。
1. 九盘山地处高海拔地区,游客需做好高原反应的防范工作,如加强体能锻炼,适当补充水分等。
2. 在九盘山进行徒步活动时,需注意安全,注意防范野生动物等自然风险。
3. 尊重当地风俗和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九盘山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原始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原始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和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能为您了解九盘山的旅游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