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恒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悠字的偏旁,是心字底,久字的偏旁/
鄱阳
鄱阳县历史悠久,是江西有名的古郡、名县,历代为州、郡、路、府等治所,曾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而鄱阳湖之名也源于鄱阳县,现在鄱阳县隶属于江西省地级市上饶市。
河南历史更为悠久,
原始社会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南地区,河流纵横、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就出自于河南河洛地区即洛阳伊洛河谷地区和郑州嵩山地区的“宅兹中国”文献。《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河南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华夏、中华之称。因为历史上的河南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有“河南”之名。
悠:撇、竖、竖、撇、横、撇、捺、点、卧钩、点、点。
久:撇、横撇、捺。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世界读书日又要到啦,对于爱书人来说选书买书,一杯清茶静静地品读一本好书,就是完美的一天。通过书本我们记录思想,传承历史的记忆、传播知识与文化,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度,书又有怎样的发展演变故事呢?
(一)古老的文字记载
(1)甲骨文
文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商周时期人们很重视占卜。遇到祭祀、征伐、灾害等大事时,都要举行仪式求神问卜,来听上天的安排。在龟甲和兽骨之上,就记录下了他们问卜的种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甲骨文。经过近现代的研究,我们已经识读出了不少甲骨文,带我们走进了他们经历过的故事。
(2)金文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贵族使用的重要器物,有礼器、兵器、食器、乐器等。青铜的铸造颇费人力,如传世的青铜大鼎可谓“国之重器”。在这些珍贵的青铜器上,有些会刻有铭文,记录下铸器的缘由,和属于人物家族的回忆。在传世的青铜器中毛公鼎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仔细看看你是不是也能认出几个呢。
(3)简牍与帛书
春秋战国时期,书籍有了初期的形态,简牍和帛书是主要的形式。《诗》《书》《易》《礼》《春秋》这些经典大约成于这一时期。不过竹简制作麻烦,使用笨重,孔子因喜读《易》,还发生“韦编三绝”的故事。帛书则是另一种相对轻便的材质,但由于它是用丝织品制成的,成本很高,因此也无法广泛使用。
“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这些都是早期的文字形式和记录工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二)读书人的福音:印刷术与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大约在西汉时期,东汉时蔡伦加以改进,纸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纸书逐步取代了此前的各种材料,而纸书具备的轻便、价廉等优势使书的使用大大普及。
另一个改变书籍的重大发明就是印刷术。此前竹简、帛书都为手写,颇费人工,也影响传播范围。而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需求,使传播和发展需要新的形式。雕版印刷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唐代雕版印刷被用于佛经、 佛画等的刻制。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书,从此通过制字、排版、印刷,可以反复利用,书籍成本大大降低,造福了读书人。
这些伟大的发明,对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三)今天的书籍
随着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今天我们的阅读早已不局限于纸质的形式,现在你就在津津有味地读一篇手机文字。这些电子化读物是阅读大大便利了,几乎不需要空间的储存,也不受时空的约束。
当今天的我们回忆从厚重到轻巧的书籍发展史,是否也有别样体会呢?
新安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到了5000年前,这里形成较大部落。东周时期,是钟吾子封地,曰“钟吾国”。清道光、咸丰年间,新安镇曾鼎盛一时,城廓沿河而筑,主街长约4华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其中以来自山东青州、济宁、聊城的商商为最多,仅在此开店的就有100多家。
邹鲁海滨乡,春城永盛装。文随韩愈启,商自宋明强。四季山清秀,三秋水浩长。 湘桥连碧岸,天外笛声扬。
在新的起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优秀的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也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笔者认为,振兴乡村文化是一条融合文化传承、文化治理、文化创新、文化共享、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之路,也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