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凝灰质粉砂岩是采集于大兴安岭的岩石标本。
新鲜面青黄色,风化面黄褐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为粉砂质结构,粉砂质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岩屑颗粒,粒度均小于0.2mm,含量30%,胶结物含量70%。
成分要从碎屑和填隙物两方面来描述,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等,填隙物又分为杂基和胶结物,常见的杂基成份高的为高岭土、水云母等等
含砾砂岩(Gravel-bearing Sandstone)是采集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色岗的岩石标本。颜色为黄色,含砾砂状结构,呈块状构造,主要矿物包含砂级碎屑85%左右,砾级碎屑10%左右,填隙物是沸石及硅质胶结物、粘土杂基5%。一般可用来作为建筑石材。
全风化粉砂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强风化粉砂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中风化粉砂岩: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粉砂碎屑的粒径大小在0.0625~0.0039mm。比粉砂更细者称为泥。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填隙物有钙质、铁质及粘土质等。
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粉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
红砂岩属于湖相沉积岩,湖相沉积岩包括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粘土岩类中由于有三价铁离子,使其成为红色,红砂岩由此而来。红砂岩应用广泛,尤其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量存在,并且由于色彩美观的优势逐渐延伸至装饰行业中,所以在公园、景区等地方经常能看到红砂岩的身影。
除了可以雕刻文字或制作浮雕以外,红砂岩还可以用来制作面板铺设路面用
砂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后因地球地壳运动,而形成今日的矿山。虽然中国的砂岩的品种非常的多,但是主是集中在四川、云南和山东,这是中国砂岩的三大产区,同时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也有,但是产品知名度不高,影响力较小。
特点
⑴特点:砂岩,隔音、吸潮、抗破损,户外不风化,水中不溶化、不长青苔、易清理等。砂岩的优点:
⑵优点:砂岩是一种无光污染,无辐射的优质天然石材,对人体无放射性伤害。它防潮、防滑、吸音、吸光、无味、无辐射、不褪色、冬暖夏凉、温馨典雅;与木材相比,不开裂、不变形、不腐烂、不褪色。产品安装的简单化,只要用云石胶就能把雕刻品固定在墙上,产品能够与木作装修有机的连接,背景造型的空间发挥更完善,克服了石材传统安装繁琐和减少安装成本。装饰好的房子无需增加其它工序和油漆就能直接把雕刻品安装上墙。
⑶材质方面,一种暖色调的装饰用材,素雅而温馨,协调而不失华贵;具有石的质地,木的纹理,还有壮观的山水画面,色彩丰富,贴近自然,古朴典雅,在众多的石材中独具一格而被人美谓“丽石”。
可以说:岩石呈灰(黑)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原岩主要有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为主,再介绍一下蚀变,如果有条带,还可以写明条带的分布状态,与岩层产状的夹角。 名词解释: 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板岩形成 板岩(Slate)的形成与砂岩一样,是由于地球的地壳运动,砂粒与胶结物(硅质物、碳酸钙、粘土、氧化铁、硫酸钙等)经长期巨大压力压缩粘结而形成的一种沉积岩。目前颜色主要为淡青、黑、淡绿、粉红、棕褐、浅灰、黄色等。板石不仅板理丰富,且质地坚硬、色泽古雅、吸水率低、无辐射污染,具有亚光、防滑、耐酸碱、耐火耐寒、耐风化、可拚性好等特点。 矿物成分以云母为主,次为绿泥石、石英,少量黄铁矿和方解石。新型板石含砂较高,含钙及黄铁矿较多,岩性坚硬。矿体为钙质绢云板岩及粉矿绢云板岩,单层厚度为1-5cm。 其他知识: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bed,attitude of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表示方法 (通常情况下,走向和倾向都在默认的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里)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 ,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295°或SE115°。 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
砂岩岩性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常见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鲕绿泥石、绿泥石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常见胶结物有硅质和碳酸盐质胶结;杂基成分主要指与碎屑同时沉积的颗粒更细的黏土或粉砂质物。
碎块状砂岩母岩体遍布裂纹,已完全解体呈碎裂片块状,类似胀裂破碎,碎块用手易折断,用镐可挖掘,扰动后呈碎石及砾砂。砂岩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还有少量重矿物。在大多数砂岩中,石英是最主要的碎屑,它是最稳定的组分,长石和岩屑在表生条件下易受破坏,为不稳定组分,故常以石英含量或石英与长石+岩屑的比值代表岩石的成分成熟度。
砂岩中的填隙物除粘土杂质外,还常见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物。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属于次坚石。
强风化岩层,棕红色,岩性以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强度低,局部夹区风化岩,本层分布广泛。
强风化岩层,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属于火山碎屑岩的一种,(碎屑物粒径0.1-2mm),以正常沉积为主,含一定数量的火山碎屑(<50%)的岩石类型。碎屑结构(凝灰质结构),斑杂构造,通常是在火山爆发时由于火山碎屑物落入水盆地中,与泥沙、砾石等正常沉积物参杂在一起,通过压结和水化学沉积物胶结成岩。
成分要从碎屑和填隙物两方面来描述,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等,填隙物又分为杂基和胶结物,常见的杂基成份高的为高岭土、水云母等等,胶结物就好说了,泥质、钙质、硅质、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