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作为成都西城核心区域,从建区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荣膺“迪拜”最佳人居良好范例称号、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奖荣誉称号、首个“生态示范区”等殊誉。“田园温江”、“生态温江”、“幸福温江”广泛传播,宜居宜业价值不断提升。如今的温江,已经从“住在郊区”的角色,逐渐转化成为成都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生态、人文等多方面为成都代言。由于综合条件佳,老成都人将温江亲切地称为“成都的后花园”。
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是成都的后花园,风景秀丽,人文古迹众多,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
从成都市区前往温江,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到达,也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温江,交通十分便利。
在温江一日游中,可以前往华阳湖、华阳古镇、蜀南竹海等景点游玩,尽情感受自然风光和古镇文化。
不要错过温江的特色美食,如蒜泥白肉、扁食等,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菜。
温江有许多特色小店和商场,可以购买到当地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土特产,逛街购物也是一大乐事。
在游览景点时,注意保护环境,文明旅游。出行前注意查看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
感谢大家阅读本篇温江一日游攻略,希望能为大家的温江之行提供一些帮助,祝大家玩得愉快!
成都温江景区有:
1.幸福田园。“幸福田园音乐艺术村落”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著名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采风地。景区以“音乐艺术”为主题文化产业,立志以“音乐振兴乡村”。景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地处江安河三支渠以南、成青快速通道以东,幅员面积达1400亩。
2.寿安花木编艺公园,成都市温江寿安天星村以紫薇编艺而出名。伴随着近年来花木产业的升级,天星村以院落为矩阵,利用现有紫薇、桂花等园林资源建立了开放式的编艺村落。除了漂亮的植物编艺,园中还有用鲜花装点的彩色轮胎、自行车,破罐子、竹筒、彩色玻璃瓶、皮鞋……它们或在围墙下,或在乡村小路。
3.芙蓉古城,位于成都西郊青羊界,新成温公路成-温-郫生态城市带快速通道旁,交通便利,距市中心只有20多公里,与外环路文家立交桥相距仅1000米。项目远离都市喧嚣,独拥一处宁静,又享有成-温-郫国家级生态农业保护带中的新鲜空气和生态环境。
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温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汶川地区迁徙下来的四川先民开始定居于温江,岷江河畔和涌泉清水地区至今可以找到最早四川的人类生活遗迹。在公元前七千年前,在今天的寿安、万春、涌泉已经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在温江出现了古蜀国五代蜀王继蚕丛、柏灌文化之后的鱼凫文化。鱼凫遗址位于万春镇报恩村,拥有古城遗址以及大量的石斧、石凿等石器,数量巨大创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之最,早于三星堆遗址,为中国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蜀汉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在温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地区,兴修江安河,使得温江成为富饶之地。
五代十国时期,西魏恭帝二年,益州蜀郡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设立温江县。
隋唐时期,隋开皇三年,并温江县于郫县。隋仁寿三年,将原温江县于郫县分置,设万春县。不久在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将万春县并入郫县。唐初施行州县二级制,复置万春县,属于益州府。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改万春县为温江县,属于剑南道益州府。
温江区
宋元时期,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太祖赵匡胤灭蜀,推行路、州、县,温江属于西川路益州。公元1059年,宋嘉佑四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温江属于成都府路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
明清时期,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改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府、州、县三级制度,温江属于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清初,顺治三年,改置四川省。嘉庆初,置省、道、府、州、厅、县制,温江属于四川省成绵龙茂道成都府。清末,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川西道。
民国时期,温江属于四川省西川道,之后,四川省军阀割据,形成"防区",温江为邓锡侯部防区。1935年(民国24年),国民党入川主政,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温江属于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并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温江于1949年12月26日解放,解放军贺龙部入驻温江城关镇,并驻军。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于四川省温江专区(地级市)。
1959年,双流县并入温江县,温江专区治地在今天的柳城街道,包括今天的温江区(包括今天青羊区的苏坡街道、黄田坝街道等地)、新都区、郫县、双流县、新津县、蒲江县、彭州市、崇州市、都江堰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等地。
1962年,中国政务院决定复制双流县。1983年,中国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大部分行政区划归成都市,其广汉县、绵竹县、什邡县和绵阳地区的德阳县、中江县等组成今天的四川第二大工业城市--德阳市。1997年,温江县人口29.3万,辖10镇,县政府驻柳城镇,成为四川第一个小康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四川省县域第一位(含今天的重庆市则为第二)。
2002年4月14日,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撤销柳城、天府、涌泉、公平四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同时200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温江区在万春镇、金马镇和永宁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成都市温江区,因江得名,因水得名,因泉得名
汗,温江现在估计没有公共澡堂了吧,不过有温泉等泡澡按摩的地方,像森与音乐花园那些。
驾车路线:全程约23.6公里
起点:建信奥林匹克花园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60米,右转进入光华大道
2.沿光华大道行驶210米,调头进入光华大道
3.沿光华大道行驶9.5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270米,直行进入光华大道
5.沿光华大道行驶330米,右转进入三环路
6.沿三环路行驶680米,过武青桥约80米后,直行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过东坡桥约80米后,直行进入三环路
8.沿三环路行驶10.4公里,过南华立交,直行进入三环路
9.沿三环路行驶170米,在益州大道/华阳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三环路
10.沿三环路行驶430米,过益州大桥,右转进入天晖路
11.沿天晖路行驶780米,左转进入天晖南街
12.沿天晖南街行驶190米,左转进入天韵路
13.沿天韵路行驶50米,过右侧的高新国际广场B座,右转
14.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成都市高新区
向阳路的霍香冷锅鱼
航天路的石头火锅
温江二中边上的彭记蛋烘糕(应该是这个名字)是个小摊,要踩点,一般就是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营业,周末就要看老板心情了
文庙的乐山豆腐脑和上面答主说过的春卷
文庙还有家素斋,喜欢吃素的推荐,饭点才开门,一个人第一次去20左右,疫情过后不知道有没有涨价,第二次就有优惠了。
就我个人而言,春卷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了,量也少了。
万春卤菜,其实真的不怎么好吃,作为本地人,都在外边菜市场里面买熟食的那里买的。
抄手饺子什么的,至少我身边的人都不会专门去吃
火锅还有一个比较著名并网红的龙腾庭院,好吃!但消费高!
龙腾有两家店,一家在万春那边,还有一家在涌泉这边,万春那个靠近鲁家滩(某著名温江人晒太阳地点)环境比涌泉打造的更古色古香,前阵子还有穿汉服打折的活动。
温江耍的基本上就在万春那块,国色天香,绿道啊之类的,那边有家韩婆婆烧烤,70一个人,应该是,很久之前去的了,还可以,挺适合聚餐的。
说实话温江小吃真的不多,大湾区的美食街,老夜市和老图书馆那边可以寻觅一点点,这个就看个人,没有什么好推荐的了。
提示:昨天跑出去溜达了下,光华公园附近也有比较多的小吃聚集了,不过一般是节假日。地铁直达!
夜宵杨柳河边边上!
温江人吃饭,正餐,最爱的基本上就是西园,明芳居(有个特色万春卤菜)
西园的泡菜,明芳居的所有,我都爱,真的好吃,但也消费也不低。(提示明芳居搬迁过后还没有去吃过,不知道现在味道怎么样了)
还有一个法子,在老温中等学生放学,看哪里学生多,就去哪里,一般不会踩雷。二中那边现在落败了,唉。
酸辣粉也是一绝,但我经常吃的是在和双流交接的一个场镇上,交通不太方便就不推荐了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
新西兰位于西南太平洋上,是一个由两大岛屿组成的岛国。作为一个地质活跃的区域,新西兰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样。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反映了这片土地悠久而丰富的地质历史。那么,新西兰究竟多什么地质板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新西兰的地质板块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造山带的西南部,其地质构造受到多个大洋板块的影响。主要包括:
这些大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新西兰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特征。
新西兰地质板块构造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地质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造山带,受到多个大洋板块的挤压和俯冲,形成了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这些造山作用不仅使新西兰的地形起伏变化,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如冰川、峡谷、热泉等。这些独特的地质遗迹为新西兰吸引了大量地质学家的研究兴趣。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这些地震活动不仅反映了板块构造的动态变化,也为地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新西兰的地震监测网络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全球地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西兰的地质构造为其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煤炭等。这些矿产资源不仅为新西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吸引了全球矿业公司的关注和投资。
新西兰的地质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化石资源。这些化石不仅记录了新西兰地区的古生物演化历程,也为全球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新西兰的化石资源为科学家们探索地球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西兰的地质板块构造十分复杂,反映了这片土地悠久而丰富的地质历史。这些地质特征不仅孕育了新西兰独特的自然景观,也为地质学、地震学、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西兰地质板块构造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这片土地的地质奥秘,也能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感谢您耐心阅读这篇文章。通过了解新西兰的地质板块构造及其地质意义,相信您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果您对地质学或相关领域感兴趣,不妨继续探索更多关于新西兰的地质知识,相信必将收获满满。
人类对地球历史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化石地质学,因为化石是揭示地球演化的时间背景的重要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痕迹,它们能够帮助我们重建过去的生态系统、研究物种演化以及推断地球环境的变化。
化石地质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不同的地质时期、不同的化石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地质记录。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演化和消亡,并且可以探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地质活动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化石的形成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当一个生物死亡时,它的遗体通常会被沉积物所覆盖,例如泥沙、淤泥或矿物质。这些沉积物可以帮助保护和保存生物的遗体,防止其被风化和自然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覆盖在遗体上的沉积物会逐渐形成岩石,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促使岩石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变化,形成石化的化石。这个过程称为埋藏和化石化,通常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时间。
化石可以分为宏观化石和微观化石。宏观化石是肉眼可见的化石,例如化石骨骼、贝壳或木材。微观化石是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化石,例如微藻、孢粉或微小的化石碎片。
研究化石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野外调查、地层分析、实验室研究和化石记录比较等。地球科学家通过系统地收集化石样本,并将其与已知的化石记录进行比较,以建立起地质时标和地层序列。
化石地质学对于认识地球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形态、特征和演化过程,揭示了许多关于生命起源和生态系统变化的谜题。
通过研究化石,在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地理位置之间建立起联系,例如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气候变化以及大陆漂移等。这些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且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化石地质学还为石油地质学、煤炭勘探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通过研究化石记录,我们能够找到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评估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尽管化石地质学已经取得了众多重要的发现和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化石记录通常是不完整的,某些生物或地区的化石稀缺,导致我们对特定时期或生态系统了解不足。
其次,化石地质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例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古生物学等。这对于理解化石记录的时空背景、推断环境变化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化石地质学将继续发展和创新。新的技术手段,如高分辨率显微镜、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计算机模拟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解释化石记录。
总之,化石地质学是揭示地球演化的重要科学领域。通过研究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地球环境的变化。化石地质学不仅对地球科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石油勘探、环境保护和生物演化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