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干旱地区出现频次>30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珠江流域;干旱频次<10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盆地等。
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我国洪水影响最广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此外珠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洪涝灾害。
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规律变化造成的。
所以干旱有以下地区:秦岭淮河以北、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四川东部、华南地区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中国的宁夏北部、青海西北部、西藏北部最干旱。
干旱区(arid zone)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风沙,云量少,日照强。
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由于热量充足,当利用灌溉供水与加以施肥时,有可能成为高产地区。
中国干旱区外缘山地,由于其高大的山体截取高空气流中的水汽,因此获得较多降水,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700—800mm,甚至更多,因此在山地可形成河流,河川径流出山口以后,分散流经于由戈壁构成的极易渗漏的冲积扇上。
河水即强烈渗漏而损耗殆尽,如格尔木河出山口后流行十几公里即全部渗入地下,即使较大的河流,其渗漏量也可达河水的30—60%。从山地向盆地中心过渡,可以明显地划分出径流形成带与径流散失带,在盆地核心的荒漠部分,无径流存在。
扩展资料
干旱地区植被特点:
干旱区植被以旱生草类和灌木为主。干旱区植物的特点是根部的生物量大,通常干旱群落中生物量的50%以上在它的根系中。干旱种的根干比在1到2之间均有报道。干旱群落具有高氮含量的枯枝落叶层,平均为1.5%,较之草地的1.2%和森林的0.6%高。
干旱区群落中氮循环的一个实例,这里可以看出根系生物量的庞大和降尘在营养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个例子中考虑系统是封闭的,实际上通过地面侵蚀和动物传递,氮的损失是高的。
干旱区植被动态受降水影响大,一些观察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干旱区植被生物量或密度持一个常量,降水后生物量上升,季节性茂盛与降水期相比有滞后性。
太原的地形呈簸箕形,地质以黄土为主。
太原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太原盆地北端。北、西、东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一角开阔的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市,流经 100公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平川约占五分之一。
干旱地貌一般分为岩石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荒漠地貌等风成地貌等。
而地形平坦的干旱区域,雅丹地貌、荒漠地貌的形成原因为:
一、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
1、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
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
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
2、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形成雅丹地貌的外力因素,一般认为是强大的盛行风在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因素,有的雅丹地貌是风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龙城雅丹地貌。
二、荒漠地貌是荒漠地区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剧烈,风力作用强劲的现象,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至数十倍。
1、一是分布在南北纬15度﹣35之间的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
2、二是分布在北纬35-50之间的温带,暖温带,为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在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控制下,由空气极端干燥形成。主要包括:
A、北半球的撤哈拉荒漠,阿拉伯荒漠,塔尔荒漠及墨西哥荒漠;
B、南半球主要有南非的卡拉哈迪﹣纳米布荒漠,澳大利亚中西部荒漠及南美的阿塔卡马荒漠;
C、温带荒漠包括俄罗斯的卡拉库姆,克孜尔库姆,蒙古大戈壁,美国西部大荒漠以及中国西北荒漠。
它们是由于地形闭塞,距海遥远,海洋气流不能伸入,使这些地区终年极其干燥而成,因而又称地形荒漠。
东南亚拥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锡矿带。它自缅甸中部的掸邦高原起,沿泰缅边界向南进入马来半岛,至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止,南北延伸了2000多千米。探明锡矿的储量为600多万吨,占全世界探明储量的2/3。因而东南亚是世界上锡矿的最大生产基地。位于锡矿带上的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都是主要产锡国,三国每年锡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60%。 东南亚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经风化剥蚀,由河流搬运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形成富集砂矿;品位虽不很高,但规模大,矿层厚,易开采,分布相对集中,其它社会经济条件配合较好,因此比世界其它产锡地区有明显优势。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扩展资料: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628平方千米。
武汉市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截至2012年,武汉市湿地面积3358.35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千米,人工湿地面积1796.49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简称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如断裂、褶皱等。
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如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简单的说:地质构造是地下岩层的变化状况,而地形是地球表面的表现形态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地质情况的综合性图纸,读图步骤如下:了解图件的基本情况:首先查看图名、比例尺、图例等基本信息,了解图件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制图精度以及图上各种符号、颜色的含义。分析地形特征:通过观察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形态和高程值,了解该地区的地形起伏、山脉走向、河流分布等特征。同时,注意查看地形图上的标注,如山峰、鞍部、盆地等地形要素。研究地质构造:观察地质图上的岩层产状、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分析其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结合地质图例,识别不同岩层的类型、厚度和接触关系。解读地质现象:注意观察地质图上的特殊地质现象,如火山、矿床、岩溶等,分析其成因、分布特征和与周围地质构造的关系。综合分析:将地形和地质信息结合起来,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实地验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对图上的地形、地质信息进行验证和补充,提高对该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总之,读地形地质图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理学等知识,认真观察、分析和解读图上的信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跨东经114°03'—40',北纬36°20'—44'之间,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
地形:指的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